裁厘

作品数:52被引量:8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立璋陈跃冯颖杰付志宇杨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近代史研究》《民国研究》《致富时代(下半月)》《史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代中国裁厘改税的两种路径及其现实启示被引量:1
《税务研究》2023年第6期138-145,共8页于广 付志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中国工商税收研究”(项目编号:16ZDA13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中国财政思想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7JA79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裁厘改税是近代中国财政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代中国的裁厘一直存在两条路径:一条是用通过税替代厘金,主要采取统捐、特种消费税等形式,这些改良的税种往往沦为厘金的变种而失败;另一条则是用出厂税取代厘金。随着机器工业的发展、关...
关键词:厘金 裁厘改税 财税改革 通过税 出厂税 
道清铁路货捐问题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84-93,共10页罗桂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近代铁路建设运营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13bzs057);河南理工大学2020年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基金项目“近代铁路建设运营中的路矿关系研究”(SKB2020-03);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工科视域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研究”(2019SJGLX014)。
作为近代一条极具特色的国有铁路,道清铁路货捐问题也有着独特的历史面相。由于路权与税权分离,清末至民初中央与河南政府在道清铁路货捐问题上争执不断。作为道清铁路的主要货商和投资方,英商福公司以铁路货捐影响路收为由,极力要求当...
关键词:中国铁路史 道清铁路 火车货捐 央地关系 福公司 裁厘改统 
美国商人与中美《通商行船续订条约》谈判
《社会科学研究》2022年第4期188-196,共9页王慧颖 
中美《通商行船续订条约》谈判历时10个月之久,其中有半数时间处于停滞状态。对于谈判时日的迁延,学界多从中方的角度进行阐释;但结合美国中华协会的历史活动可知,这也是美商的阻挠所造成的。20世纪初的中美商约谈判以“裁厘加税”问题...
关键词:裁厘加税 美国中华协会 美国亚洲协会 中美《通商行船续订条约》 
1930年代安徽省“裁厘改税”研究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51-56,共6页刘巍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AHSKQ2020D36)。
1931年,国民政府裁撤厘金,安徽省的财政收入格局发生变动。作为厘金的替代品,营业税受制于征收成本、民间反抗和水灾损失等因素,难以在短期内抵补财政缺口。在这种情况下,以“芜湖米照捐”为代表的“变相厘金”随之出现,造成了“税上加...
关键词:安徽 厘金 营业税 财政 
从机器货物税到统税:裁厘改税与近代中国出厂税的演变被引量:4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1年第6期122-133,共12页于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上海外资企业纳税研究(1895-1937)”(项目编号:20CZS054);用友基金会一般项目“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华商纳税研究(1895-1937)”(项目编号【2020】Y08)的阶段性成果。
“裁厘改税”是近代中国历届政府的重要议题。当下学术界多重视对“裁厘”的分析,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改税”的问题。事实上,随着机器工业的发展,近代中国政府为了提升对间接消费税的征收效率,一直尝试推行出厂税取代厘金。然而,从晚清...
关键词:近代 机器货物税 厘金 出厂税 统税 
近代国家税收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南京国民政府的裁厘和统税征收(1927-1937)被引量:2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1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于广 
近代中国市场被世界资本打开后,工商业迅速发展,以土地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已不能满足政府日益增长的开支需求,国家的税收体系亟需改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建立了一套分税制体系,以关税、盐税、统税为主的国家税收体系日益成熟,其中统税...
关键词:税收体系 税收结构 统税 土地税 南京国民政府 分税制 关税 形成与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裁厘改税的尝试与挫败——以1929年特种消费税开征为中心被引量: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56-163,共8页潘健 
1928年底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再次裁厘改税,在东南五省试行开征特种消费税。然而,特种消费税征收的目的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而非促进经济发展,导致该税在制度设计层面存在众多的缺陷,从而注定了此次裁厘改税的最终失败。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 裁撤厘金 特种消费税 制度分析 
裁厘改税和民国时期央地财政关系的转变被引量:4
《近代中国》2020年第1期81-101,共21页于广 
民国成立以前,国家财政的运作主要依靠各省解款和中央协款。各省解款是指岁入超过岁出的省份,须将羡余无条件地解归中央,中央协款是指岁出超过岁入的省份,皆可奏请中央无条件地进行补助。太平天国事件发生后,各省财政支出急剧增加,京饷...
关键词:财政支出 太平天国 奏请 财政开支 地方督抚 京饷 民国时期 协饷制度 
晚清不平等条约中厘金条款的考察与思考被引量:1
《浙江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142-147,160,共7页崔禄春 
晚清具有骨架性的不平等条约中多有关于厘金的条款,愈向后这些条款所占地位越重要。西方列强为了推销商品,提出子口税制,在《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中提出有关条款,并不断修正。后来又在《马凯条约》中提出了裁厘加税方案...
关键词:厘金 不平等条约 子口税 裁厘加税 
张之洞湖北“裁厘改捐”考论
《人文论丛》2018年第2期217-225,共9页洪均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晚清两湖地方财政与社会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3CZS07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财政转型与国家财政治理能力研究”(项目编号:15ZDB037)、“中国古代财政体制变革与地方治理模式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7ZDA175)阶段性成果
一、湖北厘金的创制与积弊太平天国起义前,清廷严加控制各省财权。以道光七年湖北地丁钱粮支解为例,应征起运额银'八十七万九千七百六十一两一分三厘',存留额银仅为'一十一万八千七百八十两六钱九分'。①由于镇压太平天国军费激增,至咸...
关键词:裁厘加税 张之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