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督抚

作品数:187被引量:36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细珠崔运武吴康林陶祺谌孙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举废止后,那些秀才生员们都去哪了
《各界》2024年第6期30-33,共4页代润泽 
1905年9月2日,在张之洞、袁世凯等地方督抚的强烈要求下,清王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颁布谕旨:“着即自丙午科(1905)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自此,在中国推行了12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自隋炀帝大...
关键词:张之洞 慈禧太后 隋炀帝 最高统治者 地方督抚 袁世凯 科举制度 直接参与者 
科举废止后,靠科举“逆袭人生”的读书人都去哪了
《教师博览(上旬刊)》2024年第6期32-35,共4页代润泽 
1905年9月2日,在张之洞、袁世凯等地方督抚的强烈要求下,清王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颁布谕旨:“着即自丙午科(1905)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自此,在中国推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
关键词:张之洞 慈禧太后 最高统治者 地方督抚 袁世凯 科举制度 科举废止 读书人 
晚清的武器装备近代化
《新华文摘》2024年第7期164-164,共1页
李元鹏在《军事历史》2023年第5期撰文指出,晚清的武器装备近代化是以洋务运动为背景,通过引进和仿造两种途径,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清军装备由冷热兵器混杂阶段向完全使用火器的转变,并随着西方武器装备的不断革新而缓慢跟进的变化过...
关键词:洋务运动 近代科技 地方督抚 武器装备 领袖群体 兵工企业 战略指导思想 近代化 
清代监察法规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启示
《中国纪检监察》2023年第17期60-61,共2页郭睿君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1CZS028阶段性成果。
清代是中国古代监察法规比较严密完备的时期。清政权在建立和巩固的过程中,其监察体制就在逐步健全和完善。在中央,建立以都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的中央监察体系,统率六科、十五道、各专差科道、宗室御史处、稽察内务府御史处等,地方督抚...
关键词:巡按御史 科道 监察机关 历史启示 地方督抚 都察院 监察体制 按察使 
刘坤一卒期
《读书》2023年第8期151-151,共1页潘崇 
刘坤一,晚清名督抚。关于其卒期,今人普遍系于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初六日(一九〇二年十月七日),崔运武、张振鹤皆持此说(崔运武:《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地方督抚——刘坤一个案研究》;张振鹤:《刘坤一》,林言椒、苑书义主编:《清代人物传稿...
关键词:刘坤一 清代人物 中国早期现代化 光绪二十八年 地方督抚 九月初 苑书义 清政府 
张曾敭抚浙时期的施政策略及舆论形象
《近代史学刊》2022年第1期62-85,309,310,共26页吴世平 
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1905—1907),张曾敭担任浙江巡抚,其私人档案详细记载了他的施政情况。然而,学界对该人物的研究多着眼于“秋瑾案”后的舆论评价,对其抚浙时期的施政策略关注颇少,有相当部分的档案、中外文报刊等史料未得到充...
关键词:张曾敭 地方督抚 舆论 浙江 
晚清地方督抚与学政的地位失衡现象探究--以光绪八年壬午科四川乡试闱闹案为中心
《黑河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170-173,共4页邱燕芳 
光绪八年四川乡试闱闹,经总督丁宝桢奏请惩办闹闱生员多人,似已成为定案,但从时任学政朱逌然的日记来看,该案与丁宝桢重用的县令耿士伟在乡试中处置不当有关,事后,耿令并未受到处置,只是调任异地。对于此事,朱逌然仅在日记中记录,并未...
关键词:晚清 地方督抚 学政 
新旧之间:江楚编译局始末被引量:1
《中国出版史研究》2022年第1期35-47,共13页王晓霞 
江楚编译书局是清末新政时期由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倡议,应晚清教育改革需要,在探索“江宁兴学”中设立的专事编译新式教科书的机构,亦是晚清政府重构统治权威性和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举措,其设立、发展及编译活动体现了清末新...
关键词:江楚编译书局 清末新政 地方督抚 新知识 
南京城市水环境治理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6期177-178,共2页李凤成 刘亮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之后,由于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地方督抚财权变大,随之带来的是国家高度介入水利等公共事务。这种趋势虽因民初政局动荡发生短暂改变,但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政府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城市水利等公共工程...
关键词:城市水利 地方督抚 组织和实施 公共事务 财权 太平天国 治理模式 
裁厘改税和民国时期央地财政关系的转变被引量:4
《近代中国》2020年第1期81-101,共21页于广 
民国成立以前,国家财政的运作主要依靠各省解款和中央协款。各省解款是指岁入超过岁出的省份,须将羡余无条件地解归中央,中央协款是指岁出超过岁入的省份,皆可奏请中央无条件地进行补助。太平天国事件发生后,各省财政支出急剧增加,京饷...
关键词:财政支出 太平天国 奏请 财政开支 地方督抚 京饷 民国时期 协饷制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