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诗制度

作品数:25被引量:5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左汉林马银琴张克锋吴从祥刘丽文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众文艺(学术版)》《文学评论》《人民论坛》《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诗经》采诗制度对白居易诗歌创作之影响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S01期14-20,共7页唐丽 王艳(指导) 
关于《诗经》的产生,一直以来都认为是采诗观风而成。自西周初始,收效明显的“采诗制度”延续了几百年,对后世政治文化具有示范作用,引起后世各朝君王争相效仿。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日益颓败,诗人白居易面对逐步败坏的诗教,希望以自己擅长...
关键词:采诗制度 白居易 新乐府 
采诗观风:古代中国的乐政与乐治被引量:3
《人民论坛》2022年第20期110-112,共3页曹胜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土地祭祀与早期中国乐歌的生成”(项目编号:20FZWA010)阶段性成果。
采诗是由外交、行政和乐官等行政体系参与的制度性设计,借助歌诗可以深入了解地方风俗、观察百姓好恶、反馈行政得失,形成借助礼乐考察政治得失的施政理念。通过整理、演唱所采之诗,不仅形成了自下而上的社会反馈机制,而且塑造了文学艺...
关键词:采诗制度 采诗官 艺术创新 社会反馈 国家治理 
南朝民歌:多情源于浪漫主义的情调,江南水乡的温柔
《人生与伴侣(国学)》2022年第7期125-127,共3页斟北斗 
中国古代有采诗制度:西周到春秋时期,由乐官到民间采集诗歌,借以了解民情,于是出现了《诗经》;汉朝时期,汉武帝设置乐府,成为了汉代采诗的机构,于是出现了《汉乐府》。到魏晋南北朝,乐府机构一直延续,南北方的王朝继续采集诗歌,配合音...
关键词:南北朝民歌 南朝民歌 汉乐府 采诗制度 魏晋南北朝 春秋时期 音乐演唱 浪漫主义 
向源头学诗艺
《中华诗词》2019年第10期65-66,共2页罗庆芳 
毛泽东同志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信中预言:“将来趋势,很可能是从民歌中吸取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文学史上就有不少文人,向民歌学习,从中汲取养料,使诗歌创作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新的诗风。《诗经》是我国...
关键词:诗艺 毛泽东同志 源头 诗歌创作 《诗经》 采诗制度 民歌 文学史 
中国古代“采诗观风”制度被引量:2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年第7期258-258,共1页李智林 方丽芬 
一提起民意调查,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政府通过调查问卷、电话访谈等方法所进行的一个调查,这样的调查在生活中很常见,而且因为现在有了互联网的缘故,想要实施这样的调查着实容易。在中国古代,君王想要了解民意的话,他得通过怎样...
关键词:采诗制度 古代 诗观 中国 民意调查 调查问卷 电话访谈 互联网 
作为音乐机构的西汉乐府相关问题探究被引量:2
《中国音乐学》2014年第4期26-31,56,共7页王洪军 
本文取作为音乐机构的西汉乐府为研究对象,通过乐府的创立时间、乐府的采诗制度、乐府的工作任务、乐府的平行机构、哀帝的罢免乐府等相关问题的探究,以期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西汉乐府,进而为书写西汉音乐史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作为音...
关键词:音乐机构 西汉乐府 创立时间 采诗制度 工作任务 
汉武帝“乃立乐府”考被引量:2
《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132-135,共4页李绍文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先秦两汉音乐制度与诗歌发展关系研究"(2012BWX009);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礼乐文化与先秦两汉诗歌的发展"(2012-ZD-088)
乐府在秦代主要职责是制造和管理乐器,掌管俗乐。汉代初期仍设有乐府机构,至文、景之际曾被罢黜,至汉武帝时重立乐府。汉武帝"乃立乐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恢复了这一曾经被废除的音乐机构,而且大大地扩展了其职权范围,提高了它的地位,使...
关键词:乐府 采诗制度 汉武帝 俗乐 雅乐 
先秦采诗制度与中国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被引量:1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68-171,共4页马骁英 
中国具有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悠久传统。在中国古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成绩尤为显著。而先秦采诗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搜集、整理、保护民间文学的滥觞,在非物...
关键词:采诗制度 民间文学 文化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诗”和“颂”、“雅”、“南”、“豳”、“风”关系探讨——从《诗》到《诗三百》
《小说评论》2010年第S2期223-225,共3页周小平 
文本的结集编订是一个不断选择、淘汰、增删的过程。《诗经》、《昭明文选》、《唐诗三百首》等也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但《诗经》又有所不同,它还涉及到其它非文学性的问题。其中"诗"和"颂"、"雅"、"南"、"豳"、"风"关系如何就是其中之...
关键词:诗三百 文本 孔子 采诗制度 关系探讨 总集 小雅 西周 限定词 国风 
唐代音乐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被引量:7
《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81-89,共9页左汉林 
在唐代的音乐制度中,太常寺、梨园、教坊分工不同,又联系紧密。太常寺是国家正式的礼乐管理机构,管理雅乐;梨园和教坊是直接服务于皇帝和宫廷的高级别的乐舞演出机构,分别管理法曲和歌舞俗乐。唐代音乐制度对前代制度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关键词:唐代音乐 采诗制度 唐代文学 管理机构 七言律诗 歌词创作 太常寺 演出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