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体会

作品数:401被引量:5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郝斌生童浩麟史兆阳孟西安龚政文更多>>
相关机构:人民日报社河北日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陕西日报社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抵达现场传递真实——延续近30年的灾难新闻采写体会
《中国记者》2024年第7期58-61,共4页康劲 
我们祈祷四季平安、天下无灾,但台风、洪水、地震、冰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总会时有发生。每一次灾难都是人类的沉痛记忆,所有对灾难的报道,也都会留给历史检验,报道灾难事件也是为历史留下一份珍贵档案。一、“黄金24小时”的新闻现...
关键词:灾难新闻 报道 历史检验 自然灾害 灾难事件 珍贵档案 泥石流 采写体会 
基建领域现场短新闻的采写体会
《新闻前哨》2024年第8期54-55,共2页丁傲岸 周威 
信息爆炸时代,有质量和温度的文字稿在新闻报道中永远不会缺席,符合现代读者需求的现场短新闻尤其受大众欢迎。本文以基建领域的新闻报道为例,阐述提高现场短新闻采写水平的要点。
关键词:现场短新闻 基建报道 新闻现场 
有心插柳柳成荫——好新闻采写体会
《中国地市报人》2023年第7期103-104,共2页王正阳 
记得《增广贤文》有句古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意思是说有心栽种的花没开,而无意插下的柳枝却成了一片柳荫。比喻想做一件事情,用了很大的精力和努力,但是结果并没能如愿;而不经意的事情,反而很顺利地得到好结果。从自然...
关键词:新闻写作 采写体会 《增广贤文》 柳成荫 自然规律 有心 柳枝 偶然性 
事件通讯如何吸引人
《应用写作》2023年第2期35-37,共3页底健 向湘龙 
事件通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通讯体裁,顾名思义,它是以报道具有典型新闻意义的新闻事件为主要内容的。它与事件消息的主要区别在于,事件消息篇幅相对简短,内容上集中于就事说事;事件通讯篇幅相对较长,内容上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与发展过程及...
关键词:新闻奖 事件通讯 确定主题 采写体会 典型新闻 吸引 湖南省 
把脉要准 反应要快 形式要活 扎根要深——“延安苹果上太空”全媒体报道采写体会
《中国地市报人》2022年第11期61-62,共2页干雄焱 乔建虎 李江峰 
延安苹果又上太空啦!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成功,延安苹果又一次上太空,成为航天员“天宫”出差必备新鲜水果。“延安苹果上太空”,作为陕西延安的主流媒体——延安市融媒体中心,面对千载难逢的喜讯和机遇,如何使报...
关键词:主流媒体 陕西延安 出新出彩 全媒体报道 延安市 太空 苹果 
《舍弃八亿收入,换来鸥翔水美》
《中国记者》2022年第11期100-100,共1页王金龙 
【采写体会】蹲点调查出精品走基层、强“四力”,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在具体的采编实践中,大众日报编辑部把这些要求转化为工作制度和业务规范,以推动采编人员到基层和一线抓“活鱼”、做精品,大众日报获奖消息《舍弃八亿收入,...
关键词:大众日报 采编人员 业务规范 新闻工作者 采写体会 采编实践 舍弃 基层 
《砥柱人间是此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纪实》
《中国记者》2022年第11期99-99,共1页新华社“砥柱人间是此峰”创作团队 
【采写体会】突出思想引领发挥独特优势依托扎实采访重大历史节点,新华社必须推出与之相匹配的精品力作。从2020年9月底谋划启动,到2021年6月底播发,在新华社领导指挥下,历经9个月酝酿、采写、打磨,七易其稿,最终拿出这篇12万多字的长...
关键词:长篇通讯 新华社 思想引领 历史节点 民族复兴 精品力作 习近平同志 采写体会 
《百年辉煌,砥砺初心向复兴——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
《中国记者》2022年第11期98-98,共1页任仲平写作团队 李拯 
【采写体会】大型政论应有“大历史观”《人民日报》2021年6月28日在头版推出任仲平文章《百年辉煌,砥砺初心向复兴--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文章从百年不凡历程的主脉切入,回望我们党一世纪气吞山河的砥砺前行,宣示我们党在...
关键词:大历史观 继续前进 采写体会 初心 新起点 《人民日报》 中国共产党 复兴 
《悬崖上的种树人》
《中国记者》2022年第11期114-114,共1页秦骥 张斌峰 
【采写体会】发现与发掘《悬崖上的种树人》一稿的新闻线索,是2021年7月我们在参加一次采访调研活动中发现的。在活动中,记者了解到陕西省宜川县在黄河壶口瀑布附近的悬崖上植树,王永红是参与悬崖植树的群众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他9年间坚...
关键词:新闻线索 采访调研 黄河壶口瀑布 宜川县 王永红 采写体会 种树 悬崖 
《多地清洁取暖被指“一刀切”:禁柴封灶致部分群众挨冻》
《中国记者》2022年第11期107-107,共1页管永超 
【采写体会】追焦点、问民生:推动国家政策落到实处《多地清洁取暖被指“一刀切”:禁柴封灶致部分群众挨冻》是中国之声播发的舆论监督报道连续第三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坚持公共传播价值,在追问真相中促进问题解决,是这些报道的共...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 公共传播 舆论监督报道 中国之声 一刀切 主流媒体记者 采写体会 落到实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