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府

作品数:26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海峰张毅徐清华张启明刘斌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华针灸电子杂志》《浙江档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帝内经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下)
《家庭医学(下半月)》2020年第1期64-64,共1页
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为胫肿;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见日光。小甚,为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息贲上气;微滑,为上下出血;涩甚为呕...
关键词:黄帝内经 腰背 肺痹 胫肿 肺脉 唾血 消瘅 灵枢 
黄帝内经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下)
《家庭医学(下半月)》2019年第12期64-64,共1页
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为胫肿;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见日光。小甚,为泄;微小,为消痒。滑甚为息贲上气;微滑,为上下出血;涩甚为呕...
关键词:腰背 肺痹 胫肿 肺脉 唾血 鼻息肉 息贲 偏风 
黄帝内经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上)
《家庭医学(下半月)》2019年第11期64-64,共1页
黄帝问于歧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歧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黄帝曰:高下有度乎?歧伯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黄帝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
关键词:如环无端 歧伯 湿中 邪气 黄帝内经灵枢 异名同类 
《黄帝内经》人体结构理论概述被引量:11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年第11期4797-4800,共4页刘斌 
《黄帝内经》人体结构理论是该书关于人体各组成部分及其序列联系,乃至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识总结。这一理论以条文的形式或集中或零散地出现于该书的各篇之中,牵涉到论述平人素常和疾病诊疗的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医家关于人体自身结构...
关键词:五体 六经 藏府结构 人体结构 黄帝内经 
《衢州府志》简介
《浙江档案》2015年第8期46-47,共2页徐靖波 
衢州于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置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建州,方志编修源远流长。粗略统计,自宋以来,衢州府、县志编修达60多次,其中府志编修10多次。时过境迁,旧志原书已不多见。衢州市档案馆经过长期的征集、抢救和保护,馆藏...
关键词:衢州府志 市档案馆 重刊本 武德四年 东汉初 光绪八年 刘国光 杨廷 藏府 纂者 
解析《黄帝内经》藏府关系理论建构的图景被引量:1
《时珍国医国药》2015年第4期933-934,共2页冯新玲 周慧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202615)
《内经》作者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想象并勾勒出数个藏府关系理论的图景,如金字塔、双鱼图、五角星等,从而建构了中医藏象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藏府关系理论。
关键词:黄帝内经 藏府关系 图景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4年第6期37-38,共2页
[原文1]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 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
关键词:四季脾旺不受邪 脉证 经络 藏府 上工治未病 助用焦苦 治肝 实脾 
中医解剖知识确认的藏府结构和功能被引量:16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年第11期1468-1469,1477,共3页徐清华 张启明 张毅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25B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4007)
目的:探讨中医解剖知识确认的藏府结构和功能。方法:基于中西医学研究对象的一致性,从毗邻关系、形态结构和内容物3方面将中医解剖学知识与西医解剖学进行对比。结果:中医解剖知识关于脾、肺、肾、肝、心、胃、小肠、大肠、胆、膀胱、...
关键词:藏府 解剖知识 结构 功能 
浅谈“中阴溜府,中阳溜经”
《湖北中医杂志》2013年第1期34-35,共2页毛伟 齐凤军 
"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出自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后世医家多有注解,现在一般认为:"阴"指阴经;"阳"指体表;"经"指三阳经。然而,笔者认为它不仅指出了外邪侵入人体的病理变化,也阐述了外邪侵入人体后的治疗原则。
关键词:中阴溜府 中阳溜经 邪气藏府病形 灵枢 传变 
翻译藏府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曲进 
据说一百多年以前,中文和英文中并没有“基因/gene“这个词。那时候,在遗传学研究领域,科学家们都使用遗传学家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hereditary factor)”的概念,只是到了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Johannsen W才基于希腊文gen-(...
关键词:藏府 翻译 GENE 遗传学家 遗传因子 生物学家 孟德尔 科学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