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小说

作品数:31被引量: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国恩臧丽丽张芳容本镇柯可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学教育(中)》《西藏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冯苓植草原小说中的城市空间书写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2023年第1期46-51,共6页胡欣 
冯苓植是内蒙古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他笔下的草原承袭着生机勃勃的古老文明,而他笔下的边疆城市更呈现出多元的现代文化内涵。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冯苓植草原小说中的城市空间书写,运用相关城市空间理论,阐释了小说中表现的骡马大市...
关键词:冯苓植 草原小说 城市空间 
“草原文学”流派之争与两个“草原文学”概念的讨论
《前沿》2018年第2期120-126,共7页黄薇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10年,本土文学曾有过三次关于草原文学(小说)的讨论、阐释及研究,这也是有据可查的公开出版的刊物及专著中使用"草原文学(小说)"这个概念而非口头的或偶尔提及的形象性说法。文章分析和讨论了这三个概念各自的内涵...
关键词:草原文学流派 前草原小说(文学) 后草原小说(文学) 新草原文化意识 新草原小说 草原神幻主义小说 
草原生活的回望与探求——简评尹向东草原系列小说
《西藏文学》2017年第6期108-112,共5页季敏敏 
作为一名藏族作家,尹向东自上世纪90年代踏上文坛,一直用质朴苍劲的笔墨书写着对藏族同胞的执着热爱。在尹向东现行刊发的众多小说中,其题材类别无非两种,一是对草原牧区纯然生活的诗意书写,一是对康定小城文明进化的冲突表达。在这两...
关键词:草原牧区 系列小说 生活 简评 探求 藏族作家 90年代 草原小说 
张承志草原小说的叙事时间与功能——以《绿夜》为例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18-123,共6页张芳 
《绿夜》是张承志文学创作早期的作品,是一部可以和青春与成长、都市与草原、理想与现实对话的短篇小说。论文以张承志的草原小说为研究范围,以《绿夜》为具体研究对象,以叙事学为研究视角,以人称叙事、时间叙事、功能叙事为研究维度,...
关键词:张承志 《绿夜》 叙事人称 叙事时间 叙事功能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边地书写——以江浩的草原文学创作为例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年第8期28-29,共2页胡丽心 
内蒙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元文化与草原文学的传承与弘扬研究"(课题编号2014B083)的阶段性成果
江浩出生并成长在科尔沁草原,蒙古族独特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以及文化气息,影响了他感知生命的方式,并作用于他的文学创作。在其草原小说中的自然、人与动物都具有一种野性张力和血性精神,使其作品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气质。
关键词:江浩 草原小说 刚健美 悲怆美 
张承志草原小说的叙事模式与机制——以《黄羊的硬角若是断了》为例
《现代中文学刊》2016年第2期91-95,共5页张芳 
2015年辽东学院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 QN039)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叙事学的视角分析并阐释张承志草原小说的个案,以《黄羊的硬角若是断了》这部关注度不高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以"独白"与"对话"互为表里的叙述形态、"内聚焦"与"外聚焦"互为远近的叙事结构模式、"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互为明暗的叙...
关键词:张承志 《黄羊的硬角若是断了》 叙述形态 叙事结构模式 叙事机制 
论郭雪波草原小说的生态伦理观被引量:2
《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2期111-116,共6页李晓梅 
一九六二年九月,雷彻尔·卡森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在美国问世,书中所阐发的环境预言对人们重新认识自然界起到了重要意义,并引起了人们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所遭受的经济工业污染和人类掠夺性破坏的警觉和反思。其后,很多作家开始以艺...
关键词:郭雪波 生态伦理观 生态文学 《寂静的春天》 人与自然 卡森 生命形态 文学创作 生存环境 批判意识 
从错位到皈依——张承志草原小说中的民间位移被引量:1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01-105,130,共6页高颖君 
张承志草原小说的主人公知识分子或"红卫兵"式的知青,在走进草原民间后就陷入了官方、庙堂与草原民间,以及草原文化与知识精英文化的冲突中。面对草原民间"藏污纳垢"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形态,知识分子的立场与现代文明的观念使之意识到了...
关键词:张承志 错位 皈依 民间 位移 
从美学角度解读张承志草原小说《黑骏马》
《长城》2014年第06X期71-72,共2页刘瑜 
张承志大部分小说都是以草原为背景,在《黑骏马》中亦是如此。这部小说以草原最古老的《刚嘎哈啦》作为线索展现草原文明与现代都市文明之间的悖论,为我们再现了古老的草原生存状态以及草原上美丽的人性。从本质上来说,通过这样的民族...
关键词:张承志 白音宝力格 嘎哈 现代都市文明 美学角度 人性美 生存状态 生态审美 民族历史 物质民俗 
草原文化与草原小说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83-87,共5页任建 
草原文化如何造就了草原文学?一是草原文化给草原文学提供了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二是草原文化为草原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生活宝藏和资源优势;三是草原文化给草原文学提供了纯厚的审美艺术情趣。草原文化是一种植入民族血脉的地域文化,...
关键词:草原文化 母体 草原文学 草原小说 继承和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