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谎证据

作品数:16被引量:10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戬王超周菁宋英辉徐昀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刑事法杂志》《法商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行政与法》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事法官视角下测谎证据的审查与采信--以2010~2018年刑事裁判文书为研究样本被引量:8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36-46,共11页付凤 杨天琪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课题“涉罪未成年人人身危险性评估体系实证研究”(19YJC820013);201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资助项目“人工智能在涉罪未成年人心理辅导领域的应用研究”(201810702)阶段性成果。
测谎意见作为证据在民事诉讼中广泛适用,但在刑事诉讼中长期处于有效但无证据资格的尴尬地位。对2010~2018年刑事裁判文书进行实证分析,表明诉讼双方特别是辩护方对测谎的认可程度和申请数量正迅速提升。少数法官采信测谎证据并在文书...
关键词:测谎 刑事裁判 证据审查 鉴定意见 
对美国测谎证据采信标准的思考被引量:2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106-110,共5页庄琳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美国科学证据采信规则及庭审质证研究"(2015SJD256)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历史上首次对测谎结论的证据规则作出权威性规定是在Frye诉美利坚合众国一案。随后几十年里,Frye规则成为科学证据采纳性的标准,将众多"伪科学证据"排除在法庭之外。199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又建构了Daubert规则,改变了测谎结论在法...
关键词:测谎 科学证据 采信标准 
情态证据排除论——以测谎证据为比较视角被引量:13
《河北法学》2014年第12期86-95,共10页徐昀 
情态是提供口头证据者在陈述时外显的各种下意识反应和活动。微表情属于情态证据。通过与测谎证据的比较,发现两者皆立基于"说谎→心理→生理"的心理—生理学假定,其功能都是揭露谎言,两者构成"从经验到科学"的证据谱系。由于测谎证据...
关键词:情态证据 微表情 测谎证据 价值与科学困境 情态证据排除规则 
论测谎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可采性被引量:3
《政法论丛》2012年第6期109-114,共6页潘志玉 
山东政法学院2011年度科研规划课题:测谎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研究(2011F12B)的中期成果;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民商事法律与民生研究中心成果
事实认定对于司法裁判具有关键作用,民事诉讼中事实的认定是靠证据来支撑的。测谎技术本身是科学的,关键在于怎么科学地去用它。测谎证据具有证据能力,可以归于鉴定结论之列。测谎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不仅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而且也...
关键词:测谎结论 证据 法律真实 客观真实 可采性 
基于概率统计视野下的“测谎仪”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43-45,共3页王汝发 
从概率统计的结果看,"刑事技术测谎仪"其测谎结论在理论和实践上不能作为证据充分使用,只能作为证据的辅助性材料参考;其次,测谎仪与DNA技术有本质不同,不能同日而语;"学术不端行为测谎仪"如果大面积投入使用,在其制约和警示下,一些论...
关键词:概率统计 测谎仪 学术造假 测谎证据 
论测谎结论民事诉讼证据资格的确立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24期164-164,共1页谢萍 
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测谎技术在我国的民事司法实践中已经实质上发挥着证据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测谎结论的证据资格及特点,确立其在民事诉讼领域的证据资格。
关键词:测谎证据 鉴定结论 民事诉讼 
测谎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被引量:3
《行政与法》2007年第6期105-107,共3页韩冰 
测谎技术是一种现代高科技的产物,我们既不能绝对排斥其在民事审判中的应用,使其游离于民事诉讼程序之外,也不能将其“神化”,将其视为冲破民事诉讼僵局的刹手锏。任何对案件事实的判断都要遵循基本的证明规律,如何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理...
关键词:测谎 言词证据 证明力 
关于测谎结论的思考——以完善我国测谎证据制度为视角被引量:4
《研究生法学》2006年第1期92-99,共8页朱林林 
关键词:测谎结论 鉴定人 证据资格 关联性 测谎证据 测谎技术 鉴定结论 
“测谎证据”的概率分析——测谎仪真能测出谎言吗?被引量:4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3年第3期52-55,共4页刘淑环 
本文对影响测谎仪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两个因素———敏感度和特异性进行了概率分析 ,认为二者的技术上条件在现实中很难满足 ,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测谎仪 测谎证据 可靠性 全概公式 敏感度 特异性 
测谎仪的是是非非被引量:3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41-44,共4页周菁 王超 
近来,因测谎仪闹出的两件荒唐案引发了人们对测谎仪的思考。作为起源于西方的测谎技术,人们褒贬不一。赞成者认为,测谎仪作为技术侦查手段,其结果相当于鉴定结论,具有证明能力。反对者则认为,测谎结果不是独立的诉讼证据。还有人认为,...
关键词:测谎仪 测谎证据 证据效力 测谎技术 测谎结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