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过度进入

作品数:11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丁永健陈天慈原毅军焦强龚勤林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改革》《中国道路运输》《商业经济与管理》《江苏交通》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化解光伏产业产能过剩之我见
《中国科技投资》2014年第4期106-108,共3页曾炼冰 
企业进入太阳能光伏产业除市场因素之外,还有政策因素。因为,需求不确定性与生产成本较高双重因素,使得市场对企业进入太阳能光伏产业产生的激励作用有限。尽管市场的激励作用有限,但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却存在过度进入、产能过剩现象...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产业 产能过剩 产业过度进入 市场因素 需求不确定性 政策因素 生产成本 优惠政策 
“公地悲剧”预警下的中国白酒产业现状及宜宾酒业发展被引量:3
《宜宾学院学报》2013年第8期25-28,共4页陈利容 郭五林 
中国白酒从消费者和产业市场分析,具有公地属性。当前由于白酒市场需求持续稳定,白酒企业大刀阔斧地进行技改扩能,且被外路资本纷纷瞄准并进入,产业过度初步呈现,"公地悲剧"效益苗头有所显现。宜宾作为中国白酒之都,应警醒"公地悲剧"效...
关键词:“公地悲剧” 白酒产业 竞争 产业过度进入 出路 
广告产业过度进入问题探析被引量:2
《企业研究》2006年第10期68-69,共2页刘传红 
过度进入问题可以说是我国众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顽症。张军等认为,所谓”过度”是出现了“过多”的厂商并且其成活率普遍较低的现象。学者们一般用市场集中度、企业规模、进入企业数量及增长速度、R&D费用、生产能力利用率、产业...
关键词:产业过度进入 广告产业 判断标准 市场集中度 R&D费用 产业利润率 产业发展 企业规模 
企业能力趋同与产业过度进入被引量:2
《改革》2006年第6期33-36,共4页丁永健 
从企业能力出发对我国持续出现的产业过度进入问题做出新的解释。企业能力趋同、企业间异质性低,导致大部分企业只能从事低端产品与服务的生产经营。是我国产业过度进入的实质。而我国经济固有的发展性、制度性特征,是企业能力趋同的...
关键词:企业能力 异质性 过度进入 
我国产业过度进入的制度性因素分析被引量:2
《乡镇经济》2004年第5期40-42,共3页陈天慈 
制度性进入壁垒的存在,是导致我国转型期产业过度进入的一个重要原因。制度性壁垒在使我国的市场竞争性下降的同时,却又形成了企业过度进入的局面,这与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论述有极大的不同,本文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制度性进入壁垒 中国 产业结构 产业过度进入 产业政策 市场化 企业治理机制 
避免产业过度进入的对策
《中国道路运输》2004年第5期16-18,共3页张欣 
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论述生产要素时,在萨伊三要素论(劳动、资本和土地)基础之上.提出了第四生产要素,即“组织”。其后,美国学者贝思(J·S·Bain)1959年所著的《产业组织》,被...
关键词:产业过度进入 经济转轨期 道路运输业 产业结构 市场竞争机制 
我国产业过度进入的结构性与策略性因素分析被引量:3
《财贸研究》2004年第3期23-26,共4页陈天慈 
产业过度进入是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特殊现象 ,产业进入壁垒失效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从进入壁垒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产业过度进入的结构性与策略性因素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产业过度进入” 经济转型期 中国 经济结构 产业进入壁垒 产权制度 
浅析道路运输业避免产业过度进入的必要性被引量:1
《江苏交通》2003年第11期25-27,共3页张欣 
产业组织形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产业过度集中易形成垄断,产业过度进入易导致过度竞争。从市场集中度标准和生产力充分利用标准分析道路运输业出现过度进入的产业组织特征及成因,提出从完善市场择优机制、促进存量资产重组,建...
关键词:道路运输 产业过度进入 产业组织特征 市场择优 存量资产 退出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 
中国流通产业过度进入分析被引量:1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10期19-24,共6页金永生 
产业进入是指一个企业进入一个新的业务领域 ,属正常现象。但产业过度进入必然引发一系列弊端 ,诸如经营能力过剩、效益低下、退出困难等。为此 ,笔者结合流通产业中的零售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 ,以期引起理论界和实业界的重视 ,共...
关键词:流通业 对策 产业过度进入 衡量标准 零售业 实证分析 
论产业过度进入的原因与对策被引量:7
《经济体制改革》2001年第2期154-156,共3页焦强 龚勤林 
文章认为 ,由于历史及体制原因 ,我国产业组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度进入而不是过度集中。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 :企业退出障碍、企业经营行为偏离利润最大化目标和市场激励约束机制的扭曲。因此 ,我国解决产生过度进入问题必须从消除...
关键词:产业过度进入 原因分析 中国 企业经营行为 退出机制 经营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