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画派

作品数:672被引量:10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屈健程征刘艳卿王曼利万毅锋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美术学院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为什么要比较与怎样比较?——再论长安画派与西部电影的比较
《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22年第3期61-66,共6页李立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ZD19)的前期成果。
比较艺术学是近年来在艺术学理论背景下兴起的研究,比较艺术学充分借鉴了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方法,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装亚莉在《长安画派与中国西部电影的主流成就》一文中以跨艺术门类比较的方法揭示了长安画派对...
关键词:比较艺术学 学理性 想象力 平行研究 影响研究 
为什么要比较与怎样比较?——再论长安画派与西部电影的比较被引量:1
《艺术评论》2021年第9期134-144,共11页李立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ZD19)的前期成果。
比较艺术学是近年来在艺术学理论背景下兴起的研究,比较艺术学充分借鉴了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方法,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裴亚莉在《长安画派与中国西部电影的主流成就》一文中以跨艺术门类比较的方法揭示了长安画派对...
关键词:比较艺术学 学理性 想象力 平行研究 影响研究 
新时期青绿山水中的“民族精神”话语理路——以何海霞晚期“青绿山水画”为中心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41-46,共6页吴晶莹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美术创作中的民族精神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ZD21)。
本文试图以"长安画派三杰"之一——何海霞晚年的大写意重彩青绿山水作品为中心研究对象,爬梳并探究新时期青绿山水作品中"民族精神"的话语建构问题。作为古往今来中国传统艺术的动力来源,"民族精神"在新中国、新时期,继而新时代语境中...
关键词:长安画派 何海霞 新中国 新时期 青绿山水画 民族精神 
赵望云抗战时期的美术实践与艺术思想——兼论长安画派的思想源头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160-165,共6页张俊杰 屈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EF152)
赵望云抗战时期的美术实践和艺术思想,对"长安画派"的最终形成发挥了开拓与奠基的作用。他提倡"平民主义"的艺术理想、"现实主义"的艺术主张、向生活和传统学习的艺术法则,开创了长安画派的思想先河,由此打通了艺术家的个人生活与社会...
关键词:赵望云 抗战时期 美术实践 艺术思想 长安画派 
论“长安画派”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
《文化学刊》2017年第11期55-58,共4页贾峰 刘艳卿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长安画派’口述史"(项目编号:14EF1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长安画派"画家以"不断探索"的艺术追求开创性地完成了对西北地域题材绘画的挖掘,将沉寂千年的西北推向了中国艺术的中心舞台,确立了西北地区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的新版图。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图像分析法,对"长安画派"以"...
关键词:长安画派 艺术精神 不断探索 当代价值 
历见与重构——口述史方法与“长安画派”研究
《美术研究》2017年第2期98-103,共6页屈健 刘艳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长安画派’口述史"[批准号:14EF152]阶段性成果
"长安画派"是20世纪中叶崛起于西北地区的、极具个性和代表性的中国画流派。将"长安画派"的研究置于口述史视野的关照下,把相关历见者的记忆及其重构"长安画派"的方式谨慎地纳入画派历史的研究中,在抢救和深入挖掘"活历史"的同时,还原...
关键词:口述史方法 “长安画派” 历见 重构 
民族传统与时代新貌——论“长安画派”的艺术精髓及其当代价值
《美术观察》2017年第3期124-125,共2页刘艳卿 屈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长安画派'口述史"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EF15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安画派'艺术遗产对提升陕西当代地域文化影响力的价值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141
“长安画派”是在20世纪中期特定的社会、文化、思想背景下形成的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画派。社会的转型、文化的交替、思想的论战,使得“长安画派”的诞生和发展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五十多年过去了,“长安画派”...
关键词:长安画派 当代价值 艺术史 民族传统 20世纪中期 社会生活 文化氛围 思想背景 
多元描述:口述史视野中的“长安画派”——兼议口述史方法及其问题
《文艺研究》2016年第7期125-141,共17页刘艳卿 屈健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长安画派’口述史"(批准号:14EF152);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英才"支持计划;陕西省"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成果
"长安画派"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兴起的一个极具个性和代表性的绘画流派,其曲折的发展历程和多舛的命运给后人留下了深沉的思考和诸多未解开的谜团。在半个多世纪的时光流逝中,其亲历者和见证者逐渐在记忆深处沉淀出各自立场和视域的"长...
关键词:长安画派 口述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 绘画流派 重新建构 文献资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