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氧离子

作品数:54被引量:25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朱守荣贤景春黄才国焦炳华尚雁君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生理科学进展》《中国民族医药杂志》《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氧化物的分类及其中的“不一定”
《教学考试》2018年第41期13-14,共2页王贵芬 
1氧化物的分类氧与其他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称为氧化物,其通式可表示为X_nO_m。在化学领域中氧化物不但存在范围广,数量庞大(几乎所有的元素都能直接或间接形成氧化物),而且种类繁多。要想全面认识并运用氧化物知识,必须要对它进行细...
关键词:酸反应 碱金属 概念辨析 超氧离子 
线粒体超离子与血管紧张素Ⅱ介导肾间质细胞外基质纤维化的研究被引量:4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第3期16-20,共5页王均玲 余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 81370790)
目的探索线粒体超氧离子(superoxides,O^-_2)是否参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的细胞外基质纤维化。方法培养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NRK-49F),AngⅡ刺激24 h后进行活细胞线粒体荧光染色(mitosox)以检测细胞内的线粒体O^-_2;采用酶标仪和流...
关键词:肾脏纤维化 血管紧张素Ⅱ 活性氧 超氧离子 NADPH氧化酶抑制剂 大鼠 
铜(Ⅱ)、钴(Ⅱ)Schiff碱配合物的光热性质及其对超氧离子的催化歧化作用被引量:2
《分子科学学报》2011年第6期422-425,共4页贤景春 王顺文 俞剑辉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0513017)
用5-硝基水杨醛与乙二胺缩合,制备了Schiff碱配体.将其与过渡金属Cu(Ⅱ)和Co(Ⅱ)在80℃水浴中搅拌回流1 h,分别形成草绿色和朱红色沉淀,合成出了2种新型的Schiff碱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荧光光谱、摩尔...
关键词:5-硝基水杨醛 SCHIFF碱 生物活性 荧光性质 
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超氧离子的催化歧化作用被引量:7
《化学研究与应用》2010年第4期479-482,共4页贤景春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Z0513017)资助项目;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学科化学学科资助项目
A Schiff base ligand was synthesized by condensating 5-bromosalicylaldehyd with ethylenediamine and several rare earth complexes,such as La(Ⅲ)、Ce(Ⅲ)、Nd(Ⅲ) were synthesized.The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of the l...
关键词:5-溴水杨醛 乙二胺 荧光性质 生物活性 
Cu(Ⅱ)、Zn(Ⅱ)Schiff碱配合物的光谱分析及其对超氧离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第3期725-728,共4页贤景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871054);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0513017)资助
以水杨醛为原料,通过与混酸作用制备了5-硝基水杨醛,将其与盐酸氨基脲缩合制备出一种Schiff碱配体,用Cu(Ⅱ)和Zn(Ⅱ)分别与配体在70℃左右的恒温水浴中反应1.5 h,合成出了新型Schiff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
关键词:5-硝基水杨醛 SCHIFF碱 催化歧化作用 Cu(Ⅱ) Zn(Ⅱ) 
褐藻中岩藻聚糖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超氧离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2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年第3期66-68,共3页冯珍鸽 王力 吴永沛 陈素艳 杨秋明 
福建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07F5076)
对褐藻中岩藻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该多糖的糖类成分进行分析。该多糖由L(-)-岩藻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组成,各单糖含量为40.63%、2.75%、25.89%、22.10%、8.63%(质量分数)。并采用蛋氨酸光照法测定褐藻中...
关键词:岩藻聚糖 提取工艺 化学成分 单糖组分 
仿生酶的直接电子传递及其在细胞超氧离子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2009年第A03期33-34,共2页罗永平 田阳 
本文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NCET-06-0380),上海市纳米专项(0952nm04900)以及同济大学资助项目
活性氧(ROS)是含有氧原子并且氧化能力很强的物质的总称。它们在一些抗氧化酶及外源性和内源性抗氧化剂的协同作用下不断地被清除,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可维持于有利无害的极低水平。但如果超过了生物体所需的量时,则会攻击核酸、蛋...
关键词:抗氧化酶 电化学分析 超氧离子 电子传递 应用 细胞 仿生 生物大分子 
基于超氧化物歧化酶/氧化锌的超氧离子传感器被引量:2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第1期37-41,共5页邓子峰 徐伟 杨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643002)资助
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锌(Nano-ZnO)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X射线衍射(XRD)及电化学等方法测定了其物理化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该Nano-ZnO膜是具有多晶六边形纤维锌矿结构的多孔纳米膜,...
关键词:氧化锌 超氧化物歧化酶 超氧离子 生物传感器 
新闻被引量:1
《分析化学》2008年第11期1601-1601,共1页
来自同济大学化学系的田阳研究小组报道了基于盘状纳米氧化锌(ZnO)的铜锌超氧岐化酶(Cu,ZnSOD)的直接电子传递,在此基础上构筑的新型超氧离子(O2^-)传感器及其在豆芽体内O2^-检测中的应用(Anal.Chem.,80(15),5839—5846...
关键词:新闻 电子传递 Zn-SOD 超氧离子 纳米氧化锌 纳米ZNO 同济大学 CHEM 
亚硝酸乙酯和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大鼠急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比较被引量:2
《中华儿科杂志》2008年第6期469-471,共3页吴西玲 杜立中 唐兰芳 杜靖 蒋静静 叶怀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1498(2004),30672265(2006)]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是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病死率较高.自上世纪90年代临床使用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肺动脉高压以来,发现其可选择性的舒张肺血管,临床效果显著,减少了体外膜肺(ECMO)的使用率[1].但NO易与氧或超氧离子形...
关键词:亚硝酸乙酯 一氧化氮 吸入治疗 大鼠 急性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hypertension rat model inhaled nitric oxide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可选择性 新生儿 肺血管 硝酸甘油 体外膜肺 临床效果 临床使用 氮氧化物 超氧离子 硝普钠 危重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