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民

作品数:416被引量:62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泽华朱蕾徐彬易希平郑大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臣民到市民:韦伯著作中的城市类型学、城市的动态演变与非正当性支配研究被引量:2
《社会》2023年第2期150-183,共34页潘梓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9BSH009)的资助。
韦伯“正当性支配”的概念可分为“权威主义命令权”与“正当性信仰”两个要素。在现代政治秩序的视域下,二者的失调威胁到秩序的稳定,造成了“正当性危机”,而应对之道就是重新整合“正当性信仰”,同时避免过度整合带来的对“日常需求...
关键词:非正当性支配 中世纪城市 市民 正当性信仰 
论霍布斯代表概念的双重面向
《江海学刊》2022年第5期146-154,共9页陈建洪 刘燕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霍布斯的《利维担》重译与研究”(项目号:17BZX014)的阶段性成果。
霍布斯的代表概念由于皮特金的研究而引起学术界关注,但是皮特金对霍布斯的一些批判有待商榷。霍布斯的代表并不像皮特金所批评的那样没有好坏标准且无须承担责任。霍布斯的代表概念结构是以主权者为中心的双重代表模式。主权者既是代...
关键词:代表 主权者 政务大臣 臣民团体 双重面向 
构建“国民”——近代“国民”话语的渊源及现代性的生成被引量: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95-104,共10页罗崇宏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文体形态与中国现代文学史建构研究"(17BZW023);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资金项目"近代以来中国‘大众’话语研究"(A-1402-00-0055A4)
近代"国民"话语与传统之间存在着传承与断裂关系,在这种断裂的缝隙中被嵌入了"现代性"的质素,这些质素包括"国家"、"权利"等,它们使得"国民"话语实现了现代性转型。而"国民"新的语义场以及近代特定的时代语境则进一步促使"国民"现代性...
关键词:臣民 国民 现代性 国家 概念史 
“阿Q革命”与“二重思维”——论鲁迅《阿Q正传》的辛亥革命叙事被引量:3
《中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1期142-148,共7页丰杰 
国家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百年文学中的辛亥革命叙事研究"(16CZW047)
民初的辛亥革命书写多描绘辛亥革命对国民意识的催生作用以及国人对国民身份的体认过程,而五四时期的《阿Q正传》则戳破了这一"无缝转换"的美梦,演绎着国民意识被吞噬的过程。这种吞噬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通过"据说的革命"对"阿Q革命"...
关键词:《阿Q正传》 臣民与国民 辛亥革命叙事 二重思维 
坚定“人民”概念理论自信被引量:2
《理论月刊》2018年第3期5-10,共6页王永华 付高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传播条件下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14BDJ058)的阶段性成果
"人民"是彰显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观的标识性概念,在政治界备受重视;但"人民"概念在理论界并未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相反出现了"去人民、扬公民"的趋势,这就造成了人民概念在"政界重、学界轻"的失衡现象。为此,要从革命...
关键词:人民 臣民 公民 理论自信 
从臣民意识到公民意识的历史嬗变被引量:4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49-55,共7页刘思阳 汪闻涛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13AKS00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16LZUJBWZD005)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君主专制文化塑造了民众普遍的臣民意识,使民众"只讲义务,不知权利",造成全社会思想的贫乏和人格的萎缩。清末民初以来,先进的知识分子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探求自由、民主之路,才使"公民"在中国社会"被发现"。公民...
关键词:臣民意识 公民意识 历史嬗变 
社会个体身份演化与公民意识的成长
《学海》2017年第2期148-152,共5页杨四海 程倩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政务诚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号:13BZZ04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社会个体发展语境中的公民精神培育研究”(项目号:14YJA710035);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研究”(项目号:13ZZD011);江苏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基地的阶段性成果
公民精神是公民素质的重要反映,其发展程度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研究我国社会个体身份从臣民到人民、从人民到公民的演进路向,以及公民精神的发展轨迹,有助于准确认识中国的公民精神。我国...
关键词:臣民 人民 公民 公民精神 治理 
非洲:作为臣民与主体的历史被引量:1
《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第4期67-73,共7页蒋晖 孙晓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国殖民时期非洲豪萨语和斯瓦希里语本土文学嬗变研究(1900-1960)"(16BWW08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我们去不同的高校作关于非洲文学讲座的时候,总会在提问环节被问到一个相同的问题:现在高校的文学系的学生连中国文学都没时间读了,干嘛要读非洲文学?而我们的回答也总是相同的: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必须有和大国相匹配的关于世界的知...
关键词:非洲 历史 文学讲座 臣民 中国文学 阿拉伯文学 拉美文学 高校 
政务失信的文化探源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30-37,共8页阮博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研究"(编号:12&ZD00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现阶段中国的政务失信问题研究"(编号:2015M580312);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官本位文化、人治文化和臣民文化是当前中国政务失信发生的三大文化根源。在官本位文化主导的政治生态下,政务人员从政的动机是私利主导而不是公益至上、从政的法则是权力中心而不是权利中心、从政的心态是"官贵民轻"而不是"民贵官轻",...
关键词:政务失信 官本位文化 人治文化 臣民文化 
网络政治参与:涵育参与型文化的重要途径被引量:3
《学习论坛》2015年第1期55-58,共4页郑兴刚 田旭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地方治理中党的执政方式创新研究"(14AZZ002);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政治民主视域下的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2013JK0032);西安工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网络条件下政治参与研究"(BS1326)的阶段性成果
臣民文化是政治民主发展的重要瓶颈制约。要想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健康发展,就必须打破这一瓶颈制约,建构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参与型文化。网络政治参与对于打破臣民文化枷锁,推动中国政治文化向参与型文化转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 政治文化 臣民文化 参与型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