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波体

作品数:167被引量:461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刘传振柳军丁峰白鹏刘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实验流体力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乘波布局高焓激波风洞测热试验研究被引量:1
《实验流体力学》2019年第4期52-57,共6页王晓朋 张陈安 翟建 王发民 叶正寅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XDA17030100)
以钝化锥导乘波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高焓激波风洞测热试验以及高温化学非平衡气动加热数值验证,对乘波布局滑翔飞行器前缘线和下壁面热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乘波布局飞行器表面热流主要集中于头部驻点及其附近的前缘小范围...
关键词:乘波体 真实气体效应 气动加热 高焓风洞试验 数值计算 
内转式进气道与飞行器前体的一体化设计综述被引量:10
《实验流体力学》2019年第3期43-59,共17页乔文友 余安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702229)
飞行器前体/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的一体化设计已经成为吸气式高超声速推进系统研究的一个热点。从气动设计角度分析了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及其与飞行器前体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内转式进气道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流线追踪方法、基于...
关键词:高超声速 内转式进气道 一体化 乘波体 飞行器前体 
乘波概念应用于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方法研究综述被引量:15
《实验流体力学》2018年第6期16-26,共11页丁峰 柳军 沈赤兵 刘珍 陈韶华 黄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702322);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JJ3589)
乘波体构型应用于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主要有两大优势:一是可以高效地捕获预压缩后的气流;二是通过优化,可以实现飞行器的高升阻比性能设计。基于这两个优势,乘波概念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进气道气动一体化设计可分为两大类:...
关键词:高超声速飞行器 乘波体 机体/进气道一体化 气动设计 
高超声速摩擦阻力直接测量实验研究被引量:2
《实验流体力学》2016年第3期85-91,共7页马洪强 温昊驹 
介绍了在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CAAA)的高超声速风洞FD-03和FD-07中进行的摩擦阻力直接测量实验。实验目的是测量高超声速流场中模型表面的摩擦阻力。研制了应变型两分量和单分量天平,分别应用这2种天平进行了压缩拐角运动实验和...
关键词:摩擦阻力 应变天平 乘波体 高超声速 
三级压缩锥导乘波体设计技术与实验分析被引量:7
《实验流体力学》2015年第5期38-44,共7页吕侦军 王旭东 季卫栋 王江峰 
为了充分发挥乘波体布局作为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的预压缩功能,基于吻切锥原理发展了一种多级压缩乘波体设计方法。通过该设计方法设计得到了三级压缩锥导乘波体。设计状态下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该乘波体产生的3道锥面激波按照设...
关键词:高超声速 气动布局 锥导乘波体 三级压缩 数值模拟 风洞实验 
曲面乘波进气道非设计状态性能研究被引量:4
《实验流体力学》2015年第4期26-31,共6页吴颖川 姚磊 杨大伟 王铁军 贺元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216303)
高超声速进气道在宽马赫数工作范围内保持高性能一直是个技术难点。设计了一种曲面乘波压缩进气道,并通过改变封口激波马赫数以满足宽马赫数范围内(Ma4.5~Ma6)高性能的要求。数值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降低进气道的封口马赫数(...
关键词:高超声速 进气道 乘波体 非设计状态 
密切曲面内锥乘波前体进气道设计和试验研究被引量:8
《实验流体力学》2014年第3期39-44,共6页贺旭照 周正 毛鹏飞 乐嘉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216303;51376192)
介绍了密切曲面内锥乘波前体进气道(Osculating Inward turning Cone Waverider Inlet,OICWI)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对该型乘波前体进气道的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针对该型一体化乘波前体进气道完成了风洞试验研究。理论设计结果和设计...
关键词:乘波体 进气道 一体化设计 密切内锥 流线追踪 试验研究 
乘波体构型飞行器的高超声速测压实验研究被引量:3
《实验流体力学》2011年第3期34-36,40,共4页肖虹 高超 党云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572115)
乘波体构型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重要气动布局之一。对某多目标优化设计的乘波体构型飞行器进行了高超声速测压实验,对其气动性能进行风洞实验验证。实验马赫数M=6和M=7,迎角α=-4°-、2°、0°、2°、4°、6°、8°。结果表明:该乘波体...
关键词:乘波体 气动特性 测压试验 高超声速 激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