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牍

作品数:634被引量:29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陆学松张书才季南黄强卢坡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扬州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书法赏评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论尺素之间的大格局——以晋唐尺牍为例
《书法赏评》2018年第2期23-25,共3页黄文雀 
格局,气象也。欣赏一幅书法作品,观其神采而后品其内在,我们常以观其格局体势为第一环节。格局更多的是表现为观赏者对书法作品第一印象的宏观把握。明清以降书手多以大幅式、多字数的堆积来表现格局,煌煌巨制悬于壁上正对于前给人的视...
关键词:尺牍 书法作品 宏观把握 第一印象 视觉效果  观赏者 气象 
由“帖”到“碑”再及“碑底帖面”——赵之谦尺牍书风转换关键期探究被引量:1
《书法赏评》2018年第1期32-36,共5页李宏博 
赵之谦书法从帖学入手,后改学北碑,篆书法邓石如并参以魏碑笔意,更能以魏碑体势作行草书,自出新意,在经学、史学、词章、篆刻、绘画方面具有突出成就,是一位素养全面且具有开创之功的书画家。
关键词:赵之谦 书风 尺牍 邓石如 行草书 书画家 书法 魏碑 
米芾《逃暑帖》中相同字浅赏
《书法赏评》2017年第4期54-57,共4页杨兵 
宋代米芾所书《逃暑帖》为一尺牍,纸本,行书,纵30.9厘米,横40.6厘米,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整尺牍八行,原73字其中5字湮灭不清,从现存68字可看见,"米字"如众人所知,锋出八面,自然变化多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求变化、创新...
关键词:米芾 普林斯顿大学 继承传统 尺牍 
浅谈王羲之尺牍中直线与曲线的运用
《书法赏评》2015年第3期61-62,共2页王刚 
书法艺术,从本质上说就是线条的艺术。线的运动与变化决定了书法艺术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品质。书法家通过线条的律动,将自己的审美和修养以及情感融入到书法艺术当中,使得线条产生了无穷变化,从而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
关键词:王羲之 书法艺术 曲线 直线 尺牍 艺术品质 思想内涵 线条 
《兰亭序》指要——文章誊录与尺牍书写之异
《书法赏评》2014年第2期2-9,共8页查律 
《兰亭序》在书史上的地位被推崇至高,是所谓的“天下第一行书”,故学行书者似乎必选、首选《兰亭序》,但是从书体及艺术本身历史地考察并阐释其本质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有必要对其作相对细致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并把握其...
关键词:《兰亭序》 书写 尺牍 文章 质的研究 行书 艺术 书体 
探寻尺牍书法的艺术美
《书法赏评》2009年第3期44-46,共3页侯忠明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编号:2006(33)】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尺牍书法是传统书法形式的一种。 牍,即古代写字用的狭长木板,许慎《说文解字》云:“牍,书版也,从片”,在古代纸张尚未发明和广泛应用以前,竹简、木牍曾是最重要的书写材料,长期使用。如杨修《答临淄侯笺》云“握牍持笺”的牍...
关键词:书法形式 尺牍 艺术美 《说文解字》 书写材料 木板 古代 木牍 
王羲之尺牍的辩证法浅议
《书法赏评》2007年第5期28-31,共4页王刚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之一,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她随着中国文字的产生而产生并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当然,书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
关键词:辩证法 王羲之 中国传统艺术 书法艺术 尺牍 文化历史 中国文字 中国文化 
宋人尺牍赏析
《书法赏评》2000年第6期16-20,共5页王庆忠 
李宗谔《送士龙诗帖》。李宗谔(964——1012),字昌武,深州饶阳人。李宗谔举进士第,曾任校书郎、翰林学士、谏议大夫;其内行至淳,风流儒雅,为一时文坛宗主;著有文集六十卷,《宋史》有其传。李宗谔平生勤接士人,奖掖后进,故一...
关键词:士子 时文 文坛 儒雅 尺牍 宋人 校书郎 翰林学士 《宋史》 进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