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感

作品数:384被引量:24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志荣韩文革曹顺庆朱岩黎林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理想精神与和谐思维
《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89-93,共5页胡良桂 
理想精神是文学本质层面的一种崇高感、正义感和悲壮感,如果把它强调到"唯我独尊"或视文学为手中玩物的境地,不仅会出现创作的单一化,还会患上"零度写作"的"贫血症"。理想精神在文学中的表现应该是多样化的。高举和谐思维的旗帜,"以和为...
关键词:和谐思维 理想精神 文学本质 “和而不同” 唯我独尊 零度写作 以和为贵 崇高感 
中西悲剧感的性质比较
《文学评论》1991年第1期156-158,共3页徐兴庚 
一部悲剧,给人的感受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为了研究的方便起见,我们拟从中西悲剧(在中国主要指古典悲剧)的不同结局特点入手,对中西悲剧感的不同性质进行分析。因为悲剧结局是悲剧中各种矛盾冲突的最后决战和解决。这里,矛盾冲突发展到...
关键词:悲剧感 悲剧人物 中国悲剧 中西悲剧 悲剧结局 崇高感 矛盾冲突 普罗米修斯 西方悲剧 不同性质 
也谈“呼唤史诗”——以简代论被引量:1
《文学评论》1984年第4期121-123,共3页邵燕祥 
杨匡汉同志:你好!前天接到你的电话,恰好昨天收到刊物,一口气把毛迅同志致你的信《关于“呼唤史诗”的质疑》(《文学评论》第二期)读了。这篇文章对诗的特征等问题有一些深思熟虑的论述,出于一位年轻同志之手,令人高兴。你知道我对诗歌...
关键词:史诗 崇高感 诗歌理论 文学评论 各民族 诗歌史 深思熟虑 叙事性 特征等 传统 
关于“呼唤史诗”的质疑被引量:1
《文学评论》1984年第2期102-105,共4页毛迅 
杨匡汉同志:你好!读罢你的《论诗美的崇高感》一文,很受启发。你十分敏锐地察觉到,我们近年来的诗歌创作以高产的景象掩盖着产品不够丰富的毛病。因此,你建议创造具有“崇高感”的,洪钟大吕式的诗作来充实在总的印象上表现出调子沉郁、...
关键词:史诗性 崇高感 诗歌创作 历史内容 民族精神 现实要求 新时代 民族诗歌 黑格尔 诗美 
诗美的崇高感被引量:7
《文学评论》1983年第4期51-60,共10页杨匡汉 
问题的提出当我们论及诗歌,便是谈到美学和光明,谈到社会和人生中的火花。也自然要求一如恩格斯所期望的反映出“在最崇高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许多高尚的强有力的思想”。在长期忧患意识中形成的向上力,以及充满着实践精神的崇本息末的...
关键词:崇高感 新时期诗歌 诗美 诗歌创作 崇高美 史诗 诗歌发展 作品 艺术 时代前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