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厚

作品数:39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汤仁泽蒋跃波叶开锋葛夫平高玮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丽水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书屋》《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紫禁城》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言战、备战、避战:晚清中俄伊犁交涉中事关兵衅的论争与博弈
《运城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40-47,共8页高亚西 李诗琦 
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JY2023007)。
清政府议驳崇厚不奉谕令擅自签订的《中俄交收伊犁条约》,成为中俄双方言战、备战的导火索。在俄强清弱的情况下,清政府内部认为拒绝承认条约会与俄国引发战争,从而事先进行军事冲突的准备。中外舆论皆又散布俄国正在调兵遣将,派赴兵船...
关键词:中俄伊犁交涉 崇厚 曾纪泽 中俄伊犁条约 
同治朝中国早期外交使团“新西洋”形象建构的跨文化解读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8期85-87,共3页罗选民 张雪颖 
从同治朝开始,清政府正式或非正式地派遣官员出使欧洲或美国,早期的外交使团主要的有同治五年(1866)斌椿使团的出访、同治六年(1867)蒲安臣使团的出访、同治十一年(1872)崇厚使团的出访等。此外,光绪二年(1876)还有郭嵩焘使团的出访。...
关键词:光绪二年 蒲安臣使团 外交使团 同治朝 斌椿 崇厚 跨文化解读 郭嵩焘 
咸同时期天津海防经费演变刍议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79-84,共6页武勇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瑞麟、僧格林沁等人主导重建天津防务,并以盐斤复价、天津厘捐作为新增兵勇军饷和巡船经费。战后,为应对内外军事威胁,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等人在天津选练洋枪队,修复大沽炮台。该项兵勇军饷和巡船经费奏准保留,并逐渐...
关键词:海防经费 崇厚 盐斤复价 津海关洋税 
天津教案与晚清外交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23年第12期23-36,共14页葛夫平 
天津教案起于民教冲突,影响及于遣使、觐见等近代中西关系史上的重大问题。1870年10月,清政府就该案作出惩凶和赔款决定,由于法国政府对处理结果不满意,中法在此之后还有后续交涉。在交涉中,清政府不但拒绝了法方处死地方官的要求,同时...
关键词:天津教案 晚清外交 崇厚 中法关系史 
天津教案与晚清外交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8期183-203,208,共22页葛夫平 
天津教案起于民教冲突,影响及于遣使、觐见等近代中西关系史上的重大问题。1870年10月,清政府就该案作出惩凶和赔款决定,由于法国政府对处理结果不满意,中法在此之后还有后续交涉。在交涉中,清政府不但拒绝了法方处死地方官的要求,同时...
关键词:天津教案 晚清外交 崇厚 中法关系史 
《里瓦几亚条约》对清政府外交的考量
《纪实》2022年第2期57-60,共4页李建平 
《里瓦几亚条约》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清政府与俄国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清政府一改以往签约之情形:拒绝承认该条约,对签约全权大臣崇厚定“斩监候”,改派曾纪泽出使俄国改定条约。
关键词:《里瓦几亚条约》 曾纪泽 不平等条约 斩监候 崇厚 十九世纪 清政府 签约 
势、理、力、谋裹挟下的博弈 曾纪泽与中俄伊犁交涉
《国家人文历史》2020年第11期116-121,共6页王学斌 
1879年10月2日,俄国克里米亚半岛的里瓦吉亚,清政府盛京将军兼钦差大臣崇厚未经最高层同意,私下与俄国政府签订了《交收伊犁条约》(史称《里瓦吉亚条约》)。此外,他还签订了《瑷珲专条》《兵费及恤款专条》《陆路通商章程》。崇厚此行,...
关键词:中俄伊犁交涉 陆路通商章程 伊犁条约 盛京将军 里瓦 曾纪泽 崇厚 伊犁事宜 
晚清几大搞笑事件
《养生保健指南》2020年第3期54-55,共2页张嵌 
电线杆变“吸管”晚清虽说被鸦片战争轰开国门,却也正赶上科技革命的好年月,特别是电报通讯业,当时正在西方国家迅猛发展,李鸿章等大清“洋务派”看得眼热,发展中国电报业的呼声,从1865年起就越发高涨。谁知关键时刻,好些死硬的守旧派们...
关键词:三口通商大臣 崇厚 守旧派 李鸿章 反对态度 电报业 洋务派 鸦片战争 
电线杆变“吸管”?
《读书文摘》2020年第2期20-20,共1页张嵌 玉琳 
晚清虽说被鸦片战争轰开国门,却也正赶上科技革命的好年月,特别是电报通讯业当时正在西方国家迅猛发展,李鸿章等大清洋务派看得眼热,发展中国电报业的呼声从1865年起就越发高涨。谁知关键时刻,好些死硬的守旧派们纷纷站出来反对。反对...
关键词:三口通商大臣 崇厚 守旧派 李鸿章 反对态度 电报业 洋务派 鸦片战争 
晚清五大搞笑事件
《喜剧世界(上)》2020年第1期34-35,共2页张嵌 玉琳 
电线杆变"吸管"?晚清虽说被鸦片战争轰开国门,却也正赶上科技革命的好年月,特别是电报通讯业当时正在西方国家迅猛发展,李鸿章等大清洋务派看得眼热,发展中国电报业的呼声从1865年起就越发高涨。谁知关键时刻,好些死硬的守旧派们纷纷站...
关键词:三口通商大臣 崇厚 守旧派 李鸿章 反对态度 电报业 洋务派 鸦片战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