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感觉神经元

作品数:46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之望殷光甫李晨旭徐昌水刘晗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科技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生物医学进展》《首都食品与医药》《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生理科学进展》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叉神经节初级感觉神经元在偏头痛中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23年第11期2082-2088,共7页闵晓曼 崔文强 孙宁 张光明 吴宏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82001190);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ZR2020MH348);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青年项目(No.2020Q035)。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是世界上比较严重的致残性疾病之一。在我国偏头痛的发病率可达9.3%[1]。在美国,偏头痛的患病率大约15%[2]。世界范围内,偏头痛影响15%到18%的人口[3]。偏头痛除了疾病本身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之外,...
关键词:偏头痛 三叉神经节 初级感觉神经元 离子通道 神经肽 
初级感觉神经元与巨噬细胞的交互作用在痛觉敏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3年第2期221-224,I0005,共5页艾章然 王云 
急性疼痛是由伤害性感受器激活引起的一种保护机体的反应,相比之下,慢性疼痛通常作为炎症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出现,逐渐发展为中枢敏化或外周敏化。目前普遍认为免疫系统对慢性疼痛的发生与维持有重要影响。神经损伤后,免疫系统的巨噬细胞...
关键词:痛觉敏化 巨噬细胞 感觉神经元 
痒觉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
《自然杂志》2022年第3期213-224,共12页余愫 谢松刚 陈文振 孙衍刚 
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项目(19XD1424200);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825013)。
痒是一种能引起强烈搔抓欲望的不愉快感觉。痒觉信息从皮肤产生,由外周神经元传入脊髓,经处理后最终传输到大脑。与外周、脊髓水平相比,痒觉在大脑水平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得益于近几年在体研究技术的发展,解析痒觉信息传递的大脑中枢神...
关键词:痒觉 初级感觉神经元 脊髓 大脑 
张玉秋团队发现初级感觉神经元AC3可调控外周伤害感受和κ阿片镇痛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2年第6期6-7,共2页 
近日,张玉秋团队最新研究揭示了小鼠外周神经系统AC3在伤害性信息调控及KOR阿片镇痛中的关键性作用.该研究为开发靶向特异性AC亚型的镇痛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腺苷酸环化酶(ACs)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学功能的酶家族,可以催化ATP生成胞内第...
关键词:腺苷酸环化酶 外周神经系统 伤害性信息 生理学功能 伤害感受 AC3 张玉秋 胞内第二信使 
神经损伤后自发痛的新机制——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同步簇状激活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年第12期916-916,共1页Zheng Q Xie WR Lückemeyer DD 高倚天(译) 施凯芮(译) 刘风雨(校)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自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自发痛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最常见的主诉,指在没有外界刺激诱发的情况下,依然存在的疼痛。其发病机制不清,也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
关键词:自发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损伤 同步记录 痛觉超敏 背根神经节 痛觉过敏 信息传递 
外周P2X3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年第5期445-448,共4页金莹 邱春玉 
P2X3受体高度选择性地表达于中小型伤害性初级感觉神经元,被细胞外ATP激活后,引起Na^(+)、K^(+)、Ca^(2+)等阳离子跨膜流动,导致膜电位去极化,在伤害性信息的产生、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外周P2X3受体在不同类型疼痛中的作用...
关键词:P2X3 疼痛 拮抗剂 初级感觉神经元 
初级感觉神经元STING通过IFN-Ⅰ信号通路控制伤害性感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年第4期246-248,共3页周斌(译) 韩清见(校) Donnelly CR Jiang C Andriessen AS 
天然免疫调节因子STING是机体响应自身和病原微生物DNA的关键感受器,能够通过诱导IFN-I和其他细胞因子来促进机体免疫细胞对病原体和肿瘤细胞进行清除,因此STING激动剂已成为癌症免疫治疗的辅剂。疼痛由外周伤害性神经元传导,能够提醒...
关键词:伤害性感受 免疫调节因子 镇痛作用 伤害性刺激 灵长类动物 杜克大学 慢性疼痛 生理条件 
皮质脊髓投射决定触觉和神经病理性触痛的敏感性被引量:1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年第1期4-5,10,共3页黄亚坤(译) 刘兴君(校) Liu Y Latremoliere A Li X 
当前的躯体感觉感知模型强调感觉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从初级感觉神经元经脊髓再传递到大脑。人们普遍认为心理对感知的影响是发生在脑内某些局部区域。本文主要研究脊髓水平的感觉信息的传入是否直接接受来自大脑皮质的、自上而下的控...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 皮质脊髓束 触觉刺激 大脑皮质 投射 躯体感觉皮层 初级感觉神经元 敏感性 
皮质脊髓投射对触觉和神经病理性疼痛触诱发痛的调控机制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年第11期858-858,共1页Liu 付苏 
目前的躯体感觉模型强调:信息由初级感觉神经元传入脊髓,然后再向上传入大脑。人们普遍认为心理对感觉的影响主要是发生于大脑。然而通过脊髓的感觉传入是否直接接受大脑皮层自上而下的调控?传统上将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
关键词:皮质脊髓束 触诱发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调控 触觉 初级感觉神经元 躯体感觉皮层 皮质脊髓神经元 
钙离子非依赖电压依赖分泌模型(CiVDS)的分子机制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年第10期737-737,共1页Chai 陈晓曦 
经典的囊泡分泌模型是由动作电位激活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介导钙离子内流从而引发钙离子依赖的分泌(CDS)。在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DRG),研究者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囊泡分泌模型—钙离子非依赖电压依赖分泌模型(CiVDS),其分子机制...
关键词:钙离子通道 电压依赖 分子机制 分泌 模型 初级感觉神经元 电压门控 动作电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