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位之思

作品数:75被引量:25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龙迪勇王金玲周裕锴王晖刘坛茹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出位之思:李渔拟话本小说创作的美学特质
《明清小说研究》2024年第4期217-233,共17页魏琛琳 寇惟妙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比较文学视野下李渔作品的英译研究”(项目编号:19CZW029)阶段性成果。
文艺美学领域一直有“出位之思”的说法,用以描述不同艺术之间超出本位、彼此借鉴、相互取法的美学现象。经由佩特(Walter Pater,1839—1894)、戈蒂耶(Theophile Gautier,1811—1873)、钱钟书、朱光潜、叶维廉等人的阐论,“出位之思”...
关键词:出位之思 李渔 《无声戏》 跨媒介叙事 艺术会通 
跨界思维与叙事学理论建构被引量:1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6,共6页刘坛茹 刘京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空间叙事体系研究”(23&ZD278)。
跨媒介叙事作为当前文学艺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应仅仅停留在具体作品的分析和阐释层面,而应加强跨媒介叙事的深层动因和学理研究,两者互为表里。龙迪勇在其深厚的空间叙事学研究基础上,认为空间叙事本质上是一种跨媒介叙事,模仿律和“...
关键词:空间叙事 跨媒介叙事 艺术叙事 出位之思 跨界思维 
陈抱阳:科技与艺术的出位之思
《青年视觉》2024年第3期138-147,共10页马宁 陈抱阳(图) 
汉学家浦安迪在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论述中,提出了一个饶有兴味的观点:他认为中国古代神话特有的美学模型是“非叙述性”和“空间化”的,这区别于希腊神话的“叙述性”与“时间感”——警如在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中,强调的是他从如何盗火到...
关键词:中国古代神话 叙述性 普罗米修斯 浦安迪 希腊神话 先秦古籍 出位之思 静态图像 
普希金诗体小说跨媒介叙事研究——以《叶甫盖尼·奥涅金》为例
《艺术学界》2024年第1期228-244,共17页粟茜榕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二十世纪中国音乐民族化思潮”(2024-CXTD-05)的阶段性成果
《叶甫盖尼·奥涅金》由俄国诗人普希金耗时八年之久于1831年创作完成,被誉为“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这部作品跨越了文学语词之本位,追求并达到了一种音乐、绘画式的艺术效果。从音乐的视角来看,这一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冲突感与音乐...
关键词:“出位之思” 奏鸣曲式 空间表征法 人物性格 
论数字思政的叙事机理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18期34-37,共4页万志昂 万冰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研究”(项目编号:17JD710084)的研究成果。
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不断迭代与融合。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迈向数字智能思政新形态过程中,跨媒介叙事的特性、结构和方法正在与思政教育加速融合。从本体论来讲,数字思政和媒介叙事共生于网络文本下的故事世...
关键词:数字思政 数字叙事 跨媒介叙事 叙事属性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出位之思 叙事技巧 
出位之思:国产动画电影的体裁建构
《今传媒》2024年第4期71-75,共5页林小烽 
2020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IP运营视域下国产动画电影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20YBA003)。
本文归纳并梳理了20世纪中后叶的国产动画电影体裁,通过比较不同体裁的风格特征,探讨曾经的生产经验,分析体裁建构与“出位之思”的关系,揭示体裁形成的规律,旨在清晰地认识与把握国产动画电影,并为影视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发展提供路径...
关键词:动画电影 出位之思 体裁 融合 创新 
“出位之思”:论新主流电影《悬崖之上》对文学剧本的改编
《今传媒》2024年第2期71-74,共4页梁世佳 
张艺谋执导的《悬崖之上》是一部改编自文学剧本的谍战类影片佳作。本文从剧本场景介入,分析电影相较剧本的增删之处,研究文学与电影的互文性,从而勾勒出文本叙事与电影叙事的生产逻辑,旨在为跨文本叙事表达提供借鉴。
关键词:《悬崖之上》 新主流电影 跨媒介叙事 剧本改编 
出位之思 郎静山集锦摄影的跨媒介话语实践
《新美术》2023年第6期224-236,共13页董卫民 黄寒冰 
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二十世纪前半叶浙籍摄影家研究”(项目编号:21NDJ-C115YB)成果。
一从摄影与绘画之争说起摄影术在西方诞生后,随即引发一个争议:摄影是不是艺术?摄影术传入中国,也有相应的论争产生,即摄影与绘画是什么关系?关于摄影与绘画关系的论争一直持续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摄影和绘画能否互...
关键词:摄影与绘画 集锦摄影 郎静山 摄影术 话语实践 出位之思 跨媒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演讲与诉说:解放区木刻版画的声音叙事
《媒介批评》2023年第2期362-386,共25页刘坛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解放区木刻版画的声音叙事研究(1937—1949)”(项目批准号:19YJC760063)的阶段性成果。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演讲是党和边区政府进行革命宣传和政治动员的重要媒介,也作为一种经典图式在新兴木刻版画中得到充分彰显。解放区的木刻版画聚焦于声音层面的政治效应,通过演讲和诉说图式,让革命群众从被动的听到主动的...
关键词:解放区 木刻版画 演讲 诉说 出位之思 
出位之思:图像《孔乙己》的批评功能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5期129-138,共10页张惠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语图关系视阈下的鲁迅研究”(23BZW12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批评’在百年中国文论中的接受研究”(22YBA25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五四’书写研究”(19BZW151)。
自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发表后,陆续有画家围绕小说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创作了大量的图像作品,形成了另一种讲述孔乙己的方式。画家们在绘制《孔乙己》图像时,不仅用颜色、线条、光线等营构画面、再现文本,还借助图像自身的表意机制...
关键词:《孔乙己》 图像 “出位之思” 批评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