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权

作品数:1849被引量:3254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崔建远曾祥生李永军宁红丽任以顺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学(汉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违法转租中的当事人的权益保障
《法学(汉斯)》2024年第6期3655-3661,共7页杨浩林 
在违法转租的法律关系之中,出租人和次承租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合同关系,这在客观上不利于双方权益的保障。承租人对原合同的违反、出租人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次承租人的使用不当等,都可能使得处于违法转租关系中的各方当事人权益受到...
关键词:违法转租 出租人 次承租人 合同相对性 解除权 
论数字时代下个人信息禁止滥用原则
《法学(汉斯)》2024年第5期3048-3056,共9页王鹏 
在数字时代,信息主体因缺乏对信息的控制,而难以具有信息分享自由的空间。同时基于信息共享的要求,知情同意原则已无法实现信息利用与保护的平衡。故有必要引入禁止滥用原则,采取事后救济的方式,以消解信息分享与自决的矛盾冲突。禁止...
关键词:个人信息 知情同意 禁止滥用 删除权 
我国《民法典》中所有权保留制度的探析
《法学(汉斯)》2024年第5期3411-3417,共7页张卫巍 
《民法典》出台后我国对所有权保留采用“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相结合的立法方法”,然而在既有的物债二分体系嵌入功能主义元素,产生了诸多概念和体系上的冲突。所有权保留的性质应采取所有权构造还是担保权构造尚无定论,如何解读和适用...
关键词:担保物权 所有权保留 取回权 解除权 
大数据取之有道:被遗忘权本土化的批判性思考
《法学(汉斯)》2024年第4期2588-2594,共7页吴越 
为应对互联网过度记忆对人格权益造成的减损,被遗忘权制度应运而生。尽管被遗忘权已经通过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正式确立下来,并被引入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但是否应当将被遗忘权纳入立法考量仍然存在理论争议。一方面,对被遗忘权是否...
关键词:被遗忘权 隐私权 删除权 信息自决 价值选择 
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的法理学研究
《法学(汉斯)》2024年第2期821-825,共5页余彬 
互联网时代,民众的信息一经发布就会在网络上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其中对于当事人不利的信息还有可能造成长久的不良后果。被遗忘权的概念应运而生。欧盟法院在2014年以司法判决的形式承认了被遗忘权的概念,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对被...
关键词:被遗忘权 删除权 隐私权 个人信息 
论肖像许可使用合同的法定解除权
《法学(汉斯)》2024年第4期2256-2262,共7页郭腾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进步,肖像权的商业化利用成为普遍现象,随之而来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法律风险与问题,为了更好的规范肖像权的商业化市场,我国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除了民法典总则所规定的一般法定解除权之外,也为人格权领域的肖像...
关键词:民法 法定解除权 肖像权 
对搜索引擎运营者主张删除权的可能性探析——基于孙长宝校友录网站案的思考
《法学(汉斯)》2024年第3期1469-1474,共6页陈程程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47条规定了个人信息删除权,并明确了删除权的具体适用情形。但我国的删除权与欧盟的被遗忘权存在一定差异,这也导致在我国个人信息删除权的规范含义内,信息主体是否可以对搜索引擎运营者主张删除权存在较大争议。...
关键词:删除权 被遗忘权 已公开个人信息 随从义务 
合同中对于违约方解除权的问题研究
《法学(汉斯)》2023年第6期6439-6443,共5页范晟源 
在我国合同实践的过程中,违约方单方是否拥有解除合同的权利?这一直是理论界、实务界所探究和分析的重点问题,至此违约方是否拥有解除合同的权利仍然没有统一的定论。解除合同双方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即为合同的解除权。从传统的民法...
关键词:合同 解除权 违约方 
我国“违约方司法解除权”的演进及未来发展
《法学(汉斯)》2023年第6期5337-5342,共6页金婧 
随着合同僵局问题的出现,学者就是否应当赋予违约方司法解除权产生了诸多争议,将其纳入民法典的过程也堪称曲折崎岖,屡次修改,删除又重新纳入。而今,法院受理违约方要求解除合同的案例数量逐年上升,该类案件的胜诉率也不断提高。与之相...
关键词:司法解除 违约方 民法典 获益交出机制 惩罚性违约赔偿责任 
论人脸信息删除权
《法学(汉斯)》2023年第6期6070-6082,共13页周雨婷 
人脸信息的收集有面向公众的收集和面向个体的收集,但人脸信息收集的“告知–知情–同意”模式有其固有缺陷,信息主体缺乏对重要情事的知悉,也缺乏表意自由,删除权的规定可以对其进行补正,以真正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处理人脸信息欠缺合...
关键词:人脸信息 删除权 个人信息 生物识别信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