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所介词

作品数:35被引量:13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何洪峰史冬青于潼陈芊芳马贝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苏州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研究》《古文字研究》《凯里学院学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方民族语言处所介词的语序类型及相关来源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76-84,共9页张成 吴梦玲 龙燕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基于《世界语言结构地图集》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类型研究”(项目编号:17ZDA310);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贵州苗族语言生态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GZQN14);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苗语方言地图集》”(项目编号:21&ZD302)阶段性成果。
文章探讨南方民族语言处所介词的语法结构和语序类型。文章认为南方民族语言处所介词可分为起点介词、终点介词、经过点介词、所在介词和方向介词5类。从语序来看,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处所介词有前置型与后置型2种语序,分别为“V-PP”和“P...
关键词:南方民族语言 处所介词 语序类型 语法化 
《桃花扇》时间处所类介词的分布及演变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年第33期45-50,共6页邵玺诺 
《桃花扇》是清代前期戏剧创作中的一部“惩心济世”和“寄托遥深”的力作。它与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昇《长生殿》并称中国四大经典剧目。茅盾先生曾认为,《桃花扇》是一部将历史真实性和艺术真实性完美结合的历史剧...
关键词:《桃花扇》 时间介词 处所介词 方向介词 近代汉语语法 语言研究 
汉语方言处所介词“走”的语法化被引量:1
《方言》2022年第4期451-461,共11页毛文静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方言被动标记的来源及演变研究”(编号:22CYY006)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共时方言分布和历时语法演变两方面论证汉语方言方向、源点和经由介词“走”来源于“奔跑”义动词“走”。动词“走”于汉代开始出现于连动式“走奔向义+NL+V”之中,随着V次类的变换,动词“走”于北宋重新分析为源点介词,于南宋...
关键词:汉语方言 处所介词  来源 语法化 
浙江瑞安话的动源处所介词
《方言》2022年第3期305-310,共6页吴越 
杭州师范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吴方言的重要句法特征及其系统性后果”(项目编号:4065C50221204096)资助。
提要 本文讨论浙江瑞安话的动源处所介词“是、囥、□[la■]、宿、生”的语义来源、虚化程度及其精细分工,关注介词短语相对于谓语动词的两种语序,以及两种语序中介词短语的语义解读差异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浙江瑞安话 吴语 动源处所介词 
甲骨文处所介词“自”和“从”意义差别的原因被引量:1
《古文字研究》2020年第1期117-124,共8页莫伯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殷墟甲骨拓本大系数据库建设”(15ZDB094)资助
一《尔雅·释诂上》:"从,自也。"《广韵》至韵:"自,从也。"过去通常都认为"自"和"从"的意义十分相近,故可以互训。在甲骨文发现后的一段时间里,对于卜辞中的"自"和"从",学界也多认为表处所介词时二字可以相通^(①)。近来研究则表明,二...
关键词:《广韵》 甲骨文 释诂 甲骨卜辞 处所介词 互训 尔雅 差别 
徐州、郑州等地处所介词“在”[kε]来自“个/介”
《中国方言学报》2019年第1期101-114,共14页张惠英 
本文检讨自己过去的认识。曾以为河北、江苏一带"给、搁、隔"用作介词时的多用现象,归源于"给"。而通过徐州、郑州、绥德、获嘉、浚县等地的比较,特别是获嘉、浚县的处所词变韵,或存在动词"在"的变韵特点,加上受《集韵》把"箇、个、介、...
关键词:给(搁、隔) 动词变韵 处所词变韵 个/介的多能多用 
甲骨文处所介词“自”及相关问题研究被引量:9
《中国语文》2019年第2期155-168,254,共15页张玉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殷墟甲骨文译注与语法分析及数据库建设>(批准号17ZDA299)的阶段成果。
本文对殷墟甲骨文中的处所介词"自"及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探讨"有去自雨""亡去自雨""亡■自■""有求自■"等短语以及"叀入自……""于入自……"格式,然后对处所介词"自"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甲骨文 处所介词  
汨罗湘语中的“使然”与“非使然”被引量:9
《方言》2018年第4期451-458,共8页陈山青 施其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湘;赣语毗连地带方言语法研究"(项目批准号:10BYY01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境内语言语法化词库建设"(项目批准号:15ZDB100)阶段性成果;汪涵资助项目"湖南方言调查‘響應’计划"
湖南汨罗湘语里表所在、所从由的介词及表动作持续、状态持续的体貌形式依是否含有"使然"的语法意义而分为"在"和"到""跍到"两套,两套形式的意义和用法有所不同。对汨罗相关语言事实进行梳理可以看到:这两套形式有"使然"与"非使然"之别...
关键词:汨罗湘语 处所介词 持续体貌  使然 非使然 语法化 
论汉语方言处所介词“的”的来源被引量:1
《语言研究》2018年第4期64-72,共9页毛文静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鄂西南过渡地带方言特征研究"(12CYY006)
本文从共时方言分布和历时语法演变两方面论证了汉语方言"V+的+NL"句型中的"的"来源于"得",两者在语法、语音上的一致性说明汉语方言处所介词"的"可能是近代汉语处所介词"得"的遗留。处所介词"得"至迟于晚唐五代产生,于明代发展成熟,并...
关键词:汉语方言 处所介词   来源 语法化 
《大唐新语》中的处所介词研究被引量:5
《现代语文》2018年第2期39-43,共5页刘日照 
处所介词是汉语介词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类别。通过对处所介词进行定量的研究与分析,予以全面、准确地描写与展示,使《大唐新语》中的处所介词得到进一步地细分,从而反映这一时期处所介词的发展概貌。
关键词:《大唐新语》 处所介词 近代汉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