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桑

作品数:42被引量:6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向仲怀赵爱春何宁佳郑莎刘长英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河北北方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蚕业》《中成药》《蚕学通讯》《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川桑高质量发展100答
《四川蚕业》2024年第2期32-32,共1页陈义安 
近年来,部分养蚕农户因为农药中毒、蚕病暴发等原因,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一些农户将病死蚕卖给外来收购者,造成蚕病病原传播隐患,对蚕桑生产环境造成较大威胁。收购病死蚕可能妨碍中药材僵蚕品质提升。建议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密切...
关键词:收购者 财政资金 蚕桑生产 农药中毒 养蚕农户 蚕病 品质提升 处理方式 
川桑高质量发展100答
《四川蚕业》2022年第2期31-31,共1页
为保证蚕儿发育齐一,小蚕用叶要严格掌握采叶标准:收蚁用叶宜黄中带绿、手触柔软且稍有缩皱的第2位叶;1龄用叶宜绿中带黄,叶面基本展开的第2~3位叶;2龄用叶宜嫩绿色第3~4位叶;3龄用叶为绿色的第4~5位叶或三眼叶。每次采叶要求做到同位...
关键词:三眼叶 采叶 嫩绿色 
桑树新品种川桑99的区域性鉴定及农村生产试验
《蚕业科学》2022年第1期90-96,共7页黄盖群 佟万红 危玲 曾益春 代洁 刘江 姚永权 郑继川 唐清霞 刘刚 
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2019ZYZF0134);“十四五”四川省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21ZDYF2183);四川省现代农业学科建设推进工程项目(2021XKJS09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项目(SCCXTD-2022-17)。
蚕桑产业是四川省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出优良桑树新品种对巩固全省蚕桑产业的优势地位,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川桑99是以川799为育种材料,通过秋水仙碱化学诱变处理后系统选育而成;2011—2013年在四川省多点进行区域性试...
关键词:桑树品种 秋水仙碱 化学诱变 区域性鉴定 
川桑高质量发展100答
《四川蚕业》2021年第2期33-33,共1页
四川蚕桑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刘俊凤研究员:漂白粉防僵粉是生产上常用的蚕体蚕座消毒药物之一。采用漂白粉与新鲜石灰粉按照使用龄期以不同比例充分混合后使用。1-3龄按照1:13的比例(含有效氯2%),4-5龄按照1:9的比例(含有效氯3%)。使用时,...
关键词:新鲜石灰粉 有效氯 漂白粉 蚕体 创新团队 桑叶 
推动川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乡村振兴贡献蚕桑力量——在全省蚕桑产业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被引量:1
《四川蚕业》2020年第4期1-5,12,共6页胡强 
高县是我省蚕桑生产第二大县,近年来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传统基地提质增效、产业链延伸和加工带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和良好成效。今天上午,大家参观了新丝路丝绸产业科技园、蜀南桑海·丝路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区和罗场镇标准化蚕桑基...
关键词:乡村振兴 产业转型升级 全产业链 蚕桑基地 蚕桑产业 蚕桑生产 人工饲料 产业链延伸 
川桑高质量发展100答
《四川蚕业》2020年第4期47-47,共1页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陈义安副研究员:一些地方养蚕生产中发生了一些轻微的农药中毒事故,主要表现就是大蚕老熟后迟迟不吐丝结茧。养蚕用具与桑园管理用具以及农药等混合存放是重要原因之一。这种容易被忽视且不容易发现真正的原...
关键词:桑园管理 蚕业研究所 农药中毒 养蚕生产 喷雾器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高质量发展 
川桑高质量发展100答
《四川蚕业》2020年第3期48-48,共1页刘俊凤 
使用蜕皮激素能使蚕儿缩短龄期、老熟齐一,利于自动上蔟,从而节省劳动力。但生产中部分业主使用蜕皮激素的时间掌控不好,严重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蜕皮激素的施药时间,建议:(1)依蚕品种:春用品种见熟10%、夏秋用品种见熟5%时添食;(2)...
关键词:蜕皮激素 施药时间 蚕儿 蚕病 蚕品种 时见 
桑树SPL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特征分析被引量:4
《河南农业科学》2020年第9期33-42,共10页韩利红 刘潮 赵明玉 胡丽娟 胡玉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005);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基础研究联合专项(2017FH001-034);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684012,201810684010)。
SQUAMOSA启动子结合类蛋白质(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SPL)是一类植物生长发育和应对胁迫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川桑(Morus notabilis)基因组中鉴定到15个SPL基因,进化分析将其归为8个聚类组,其具...
关键词:桑树 川桑 SPL基因 转录因子 miR156/157 基因表达 
川桑高质量发展100答
《四川蚕业》2020年第2期16-16,48,59,共3页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王晓芬副研究员:开园药是桑园一年中病虫害防治的起始点,一般在桑芽萌动期(南充在每年3月初)第一次施药,主要选择残效期较长的敌百虫加氧化乐果1000-1500倍喷施,半个月后的第二次施药可选用敌敌畏加氧化乐果1...
关键词:农药中毒 农药防治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萌动期 病虫害防治 蚕业研究所 残效期 氧化乐果 
川桑高质量发展100答
《四川蚕业》2020年第1期11-11,14,共2页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陈义安副研究员:高标准桑园建设进程中,合理计划养蚕大棚位置和规模有利于降低养蚕成本、防止病虫害集中暴发。建议以30-50亩桑园(2.0-3.33hm2)规划一个养蚕大棚,批养蚕规模控制在20-30张。
关键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高质量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