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亚高山针叶林

作品数:34被引量:671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庆庞学勇杨万勤尹华军吴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期刊:《水土保持学报》《四川林业科技》《林业科学研究》《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CNN影像输入尺寸和分辨率对川西针叶林植被分类精度的影响被引量:2
《遥感学报》2023年第11期2640-2652,共13页石伟博 廖小罕 王绍强 岳焕印 王东亮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A1905050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研启动基金(编号:162301192642)。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受多云、多雨、多雾的影响,难以通过卫星影像进行植被分类的研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研究选取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的典型区域王朗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使用多旋翼无人机获取研究区域北部高分辨率RGB影...
关键词:无人机RGB影像 卷积神经网络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 植被分类 输入尺寸 空间分辨率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次生演替对土壤持水量的影响被引量:19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年第3期639-647,共9页何露露 强薇 张燕 刘银 刘兵 庞学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5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658);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FZD-SW-427,XDA20020401);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SZDZX0030)资助。
次生演替已成为川西亚高山针叶林迹地上的主要演替方式之一.选择川西米亚罗林区现有次生演替序列草地、灌丛、次生桦木林、原始针叶林为对象,研究川西亚高山森林采伐迹地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以及持水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草...
关键词:针叶林 自然演替 土壤结构 持水能力 亚高山森林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酶及其化学计量比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被引量:20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年第4期791-800,共10页陈倩妹 王泽西 刘洋 郑海峰 李洪杰 王利峰 陈亚梅 谌贤 唐实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0605,31200345);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8ZA0393)资助~~
大气氮沉降的明显增加将有可能显著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受氮限制的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为了解模拟氮沉降会不会改变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并缓解该区域土壤微生物生长代谢对氮的限制,选择川西亚高山60年生的四川红杉(Larix ma...
关键词:模拟氮沉降 亚高山针叶林 土壤酶活性 化学计量比 碳氮磷限制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云杉和冷杉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8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7年第6期1089-1095,共7页杨欢 尹春英 郑东辉 唐波 赵文强 李娜 濮晓珍 刘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495,31070533,31570477和31400424);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Y4C2021)资助~~
以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主要优势树种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和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叶片碳(C)、氮(N)、磷(P)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在生长季(8月)和非生长季(1月)的特征,分析其变化规律并对碳氮磷进行相关性分析....
关键词:生态化学计量比 针叶林 生长季 非生长季 叶片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主要树种对土壤中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差异被引量:10
《植物生态学报》2017年第10期1051-1059,共9页邹婷婷 张子良 李娜 袁远爽 郑东辉 刘庆 尹华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5200);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B-SSW-SMC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449);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17SZ0038);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2016JQ0037)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对土壤有机氮(主要指氨基酸)的获取是一个普遍的生态学现象,然而植物对土壤有机氮的吸收速率及土壤有机氮在植物养分供应中所占比例仍不清楚。为探究土壤无机氮和有机氮对西南高寒森林植物氮源的贡献效应,以川西...
关键词:有机氮 无机氮 氨基酸 稳定同位素标记 亚高山针叶林 
季节性雪被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温度的影响被引量:2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7年第4期753-757,共5页李志杰 杨万勤 岳楷 贺若阳 杨开军 庄丽燕 崔玉婷 谭波 徐振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0601,31500509);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基金项目(17ZA0321)资助
季节性雪被对冬季寒冷区域土壤有潜在保温作用.采用人工遮雪法研究季节性雪被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西亚高山冬季雪被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特征;雪被能有效减少土壤与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使冬季土壤温度保持稳定....
关键词:土壤温度 冻融循环 雪被 亚高山森林 川西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有机层酶活性被引量:5
《生态环境学报》2017年第5期747-753,共7页刘育伟 杨万勤 吴福忠 徐振锋 杨帆 李柏翰 常媛 谭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0509;31570445;31500358;31670526;3162201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35103110002);四川省教育厅青年项目(14ZB0001);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兴趣培养项目(ky2016204);四川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510626065)
凋落物分解在维持亚高山森林的"自肥"机制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川西亚高山森林的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和粗枝云杉(Picea aspoerata)针叶林土壤有机层的新鲜凋落物层(LL)、半分解层(FL)和腐殖质层(HL)凋落叶...
关键词:凋落叶分解 酶活性 基质质量 亚高山针叶林 
增温和CO_2浓度加倍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6年第1期20-26,共7页邓书林 刘芙蓉 张咏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2345;31100383)资助~~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碳库,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结构对全球变化十分敏感,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于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净碳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全自动微气候控制的"人工模拟气候实...
关键词:增温 CO_2浓度加倍 土壤微生物 磷脂脂肪酸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 
增温和CO_2浓度加倍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可溶性氮的影响被引量:7
《生态学报》2016年第3期652-660,共9页刘芙蓉 张咏梅 邓书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2345;31100383)
采用全自动微气候控制的"人工模拟气候实验系统"研究了增温和CO2浓度加倍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游离氨基酸(FAA)、可溶性有机氮(DON)和可溶性总氮(TSN)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种植油松苗木组,增温...
关键词:增温 增CO2 硝态氮 铵态氮 游离氨基酸 可溶性有机氮 可溶性总氮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微生物及酶对林下植物去除的响应被引量:12
《生态学报》2014年第15期4183-4192,共10页黄玉梅 杨万勤 张健 卢昌泰 刘旭 王伟 郭伟 张丹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423;31270498;31200345);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9B05);四川省青年基金项目(2012JQ0008;2012JQ005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12T5078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是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但因受研究手段的限制,有关森林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变化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影响的研究少有报道。采用人工去除灌草层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灌草层丧失...
关键词:亚高山 针叶林 灌草层去除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酶活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