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电阻

作品数:236被引量:51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谭伟华肖文波杨辉张舒赵勇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电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提高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计数率的室温读出电路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24年第9期202-206,共5页巫君杰 董玉奇 张成俊 万旭骁 邵峰 丁钰 蒋燕阳 吕超林 
浙江省级重点研发计划(2021C01188);江苏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20KJB510007)。
计数率是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NSPD)的重要参数,介绍了一种在室温端提高SNSPD计数率的方法及其测量装置。首先,基于SNSPD系统的分布式电路模型,仿真分析了信号传输完整性和计数率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引入极低漏热柔性线解决信号完...
关键词: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 计数率 串联电阻 分布式电路模型 
汽车电子电气基础知识详解(五)
《汽车维修与保养》2020年第6期72-75,共4页刘春晖 张学忠 
(接上期)2.发光二极管(LED)与其他二极管一样,发光二极管(LED)也由两个半导体层(一个P层和一个N层)组成。但通常用砷化镓取代硅作为半导体的原材料。LED的颜色通常有绿色、黄色、红色、蓝色等,尺寸和结构形式有许多种。LED的颜色取决于...
关键词:汽车电子电气 电路符号 串联电阻 半导体层 砷化镓 LED 二极管 基础知识 
指针式万用表欧姆档内部电路分析被引量:1
《电子制作》2019年第6期18-19,95,共3页赵文清 
指针式万用表是是一种常见的多用途、多量程电工仪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常用仪器,而它的欧姆档使用更为频繁。了解欧姆档的内部电路对正确理解万用表的使用是很重要的。论文介绍了欧姆档的特点并分析了其内部电路,包括中值电阻、分流...
关键词:万用表 欧姆档 中值电阻 分流电阻 串联电阻 
板级DDR3的EMI抑制
《安全与电磁兼容》2016年第5期62-64,70,共4页陈德恒 吴均 
某DDR3辐射超标,通过串联电阻、ODT技术等方式改善信号反射从而抑制其EMI。最终的仿真结果表明,在DDR3系统中,串联电阻减小了7%的远场能量,25%的近场能量;ODT技术减小了5%的远场能量,40%的近场能量。
关键词:印制电路板 电磁干扰 DDR3 芯片内端接 串联电阻 
Maxim推出高精度、8通道温度传感器
《半导体信息》2010年第5期15-15,共1页邹勉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 MAXIM 电路板面积 温度检测 串联电阻 温度范围 整体成本 监测带 补偿功能 管芯 
Maxim推出高精度8通道温度传感器MAX6581
《电子质量》2010年第10期57-57,共1页
Maxim近日推出精度为±1℃的8通道温度传感器MAX6581。该器件具有7路远端检测通道,可监测带有多个热源的AS1C、FPGA、CPU和电路板。每路远端检测通道均具有串联电阻抵消和β补偿功能,可实现最高精度。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 MAXIM 8通道 高精度 FPGA 补偿功能 串联电阻 电路板 
也谈物理“理想模型”——关于《对几个联系实际问题的辨析》的辨析
《物理通报》2010年第4期83-85,共3页李光宇 
笔者对于文献[1]中所述电饭锅问题有不同之见解.为了详细探讨,现将原文所述例题及解析隋况摘录如下.【原题】如图1所示为电饭锅的电路原理图,当加热开关闭合时电饭锅处于加热煮饭状态,此时功率为1000w;饭熟后,加热开关自动断开...
关键词:理想模型 物理 加热开关 加热功率 电饭锅 电路原理图 自动断开 串联电阻 
三种仪器一台戏
《物理教学探讨(初三年级学研期)》2009年第3期38-40,共3页牛旌丽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是电学中的基本实验仪器。针对这三种电学仪器,要求掌握的知识如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作用、电路符号、量程、最小刻度值、使用规则、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等。中考题中考查三种仪器的试题...
关键词:滑动变阻器 电路符号 电学实验 实验数据 定值电阻 刻度值 串联电阻 示数 电阻丝 滑片 
也谈电路的判断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08年第10X期31-32,共2页杨卫东 
对于刚刚学习电路的同学来说,分析电路是一个难点,很多同学在这里被落下了.下面就来探讨一下有关电路的判断方法.
关键词:示数 满偏电流 器处 并联电阻 定义法 刻度线 三盏灯 一灯 正比关系 串联电阻 
具有压电分流电路薄板的吸声特性 Ⅱ.数值和实验分析被引量:3
《声学学报》2008年第2期138-144,共7页常道庆 刘碧龙 李晓东 田静 
利用数值计算和实验方法研究了压电分流阻尼技术控制薄板吸声特性的机制,分析了串联电阻和电感与薄板吸声系数、相对声阻和相对声抗之间的关系。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分流电路中电感和电阻等参数,可使电路谐振和机械谐振出...
关键词:压电分流阻尼 吸声特性 数值计算 实验分析 薄板 电路 串联电阻 机械谐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