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体验

作品数:34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文文李燕波孙凤娟余晓燕余小玲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西南大学铜仁学院聊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中国民间疗法》《艺海》《文化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创伤性体验对爱德华·蒙克艺术创作的影响
《海外文摘》2022年第23期1-3,共3页胡洁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疾病与死亡、孤独与疯狂一直都是爱德华·蒙克热衷于表达的主题,作品中的压抑、变形和夸张着实挑战了观众的视觉和心理体验,而...
莫里斯·桑达克
《课外阅读》2022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莫里斯·桑达克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荣获“国际安徒生绘本大奖”的美国插画家,他的作品通常以奇特的幻想场景表现孩子内心的创伤性体验。他是划时代的大师,使绘本真正地进入了艺术的殿堂, 而不再是“儿戏”。桑达克 以非凡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图画书 创伤性体验 场景表现 安徒生 毕加索 艺术成就 童画 深远影响 
创伤·自卑·重生--精神分析视域下的何小曼形象解读
《戏剧之家》2022年第6期197-198,共2页铁欣 
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严歌苓的小说《芳华》中的何小曼进行分析,会发现这一形象因爱的缺失而产生了极度的自卑感,为了获得爱,她表现出了死亡本能。她所表现出的自我伤害等死亡本能正是她渴望摆脱不幸生活而做出的极端举动,她渴望...
关键词:精神分析 创伤性体验 自卑 重生 
被忽略的“童年创伤”,如何影响我们的现在
《人人健康》2021年第2期52-53,共2页顾易之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绝大多数成长和成年后的困扰,源自童年时遭受的心理创伤。只有治愈童年创伤,才能彻底走出心理阴影。
关键词:童年创伤 创伤性体验 治愈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NIRS)在应激障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20年第6期369-371,共3页任克 汪待发 刘松柏 王珏君 孙志辉 
应激障碍主要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 disorder,PTSD)和急性应激障碍。PTSD一般由物理创伤、精神创伤引起,具体表现为精神障碍、面临类似情景可感到痛苦、创伤性体验重现或对相关经历的选择性遗忘[1],症状通常会持续...
关键词:急性应激障碍 精神亢奋 创伤后应激障碍 精神障碍 精神创伤 PTSD 创伤性体验 症状表现 
鱼玄机的创伤性体验与爱情诗创作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23-28,共6页胡萍萍 
唐朝诗人鱼玄机一生命运坎坷,对爱情的追求屡屡失意,这使得她具有深刻的创伤性体验。鱼玄机通过意象的精心选取、意脉的深化与转折、圆融意境的构造这3种方式,将创伤性体验化为诗歌内容,凝为诗歌情感。作为情感沉淀的载体,爱情诗在艺术...
关键词:鱼玄机 创伤性体验 爱情诗 意象 意脉 意境 
试析瘿袋悲剧命运的成因
《北方文学(下)》2018年第11期19-19,21,共2页唐瑞 
《狗日的粮食》以洪水峪为背景,以瘿袋为典型,描写了她在生存困境下所展现的人性丑态和悲惨命运。刘恒关注人本身,对人的生存困境进行深入探索并做了充分的现实还原,本文试析了瘿袋悲剧命运的成因,并认为刘恒选择这一题材,与他创伤性体...
关键词:瘿袋 人性 女性命运 创伤性体验 
浅析蒙克的创伤性情感体验与绘画
《当代旅游(下旬刊)》2018年第9期00199-00199,共1页梁慧杰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挪威杰出的表现主义绘画大师蒙克,通过自身创伤性情感体验的经历,将亲身体验升华为一种面向全人类的深刻价值,实现这种关联的方式即个体的痛苦经验诉诸于艺术的语言,使得艺术家的自我表达更具审美价值。
关键词:创伤性体验 艺术创作 表现 
不同毒品依赖类型女性强戒人员戒毒动机影响路径比较被引量:4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7年第4期319-324,共6页刘志军 谢琴红 刘国艳 苏艳华 宋兴勇 何静 朱千 
遵义医学院与贵州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合作项目(hxs-2016-01)经费支持
目的:构建和比较女性海洛因强戒人员与新型毒品强戒人员戒毒动机影响路径,为针对性提升和维持戒毒动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在贵州某强戒所现场调查255名女性强戒人员,调查内容包括自编问卷、戒毒动机量表、非理性信念量表、...
关键词:女性强戒人员 戒毒动机 创伤性体验 非理性信念 社会支持 渴求度 
创伤性体验的艺术表达——路遥小说的精神分析
《小品文选刊(下)》2017年第5期28-29,共2页郭嘉颖 
路遥的小说,很大部分是他创伤性体验的表达。在创作中,他始终以一名农村奋斗者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童年时期贫困清苦、青壮年时期感情失意、一生命运坎坷多舛,这些经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路遥的创作。本文运用精神分析学理论,同时...
关键词:路遥 精神分析理论 创作动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