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胺溶液

作品数:60被引量:27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常宏岗颜晓琴熊钢何金龙涂振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离子交换与吸附》《石油炼制与化工》《当代化工》《化工技术与开发》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改造船舶碳捕捉及存储技术应用
《舰船科学技术》2025年第6期123-127,共5页梅冠军 
应用船舶碳捕捉及存储技术对现存船舶改造,实现船舶航运业碳净零排放,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的船舶碳减排目标。船舶燃料中的碳元素充分燃烧转换成二氧化碳(CO_(2)),采用化学吸收剂(醇胺溶液)吸收,吸收了CO_(2)的溶液经过解析分离,得到...
关键词:碳捕捉 存储 醇胺溶液 液化CO_(2) 
基于醇胺法的高炉煤气精脱硫在线试验研究
《广东化工》2025年第4期36-38,12,共4页吴小兵 
本文开展了高炉煤气精脱硫新技术的开拓性探索试验研究,以解决困扰钢铁企业清洁生产的一大难题。基于醇胺溶剂法的脱硫原理,采用碱洗预处理和醇胺溶剂吸收再生工艺流程,有效解决了高炉煤气杂质和温度对溶剂和系统的影响。本试验对影响...
关键词:高炉煤气 精脱硫 醇胺溶液 在线试验 有机硫 羰基硫 
天然气脱硫脱碳用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24年第5期147-154,共8页韩旭晖 诸林 曾行艳 王梓 
目的对气田开采出的天然气采用离子液体进行脱硫脱碳处理,以期能达到GB 17820—2018《天然气》的要求。方法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其理化性质可通过阴、阳离子进行调控。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对离子液体...
关键词:天然气 醇胺溶液 离子液体 酸气吸收 脱硫 脱碳 
胺法脱硫装置的能量优化
《硫酸工业》2024年第4期54-54,57,共2页
胺法脱硫装置是处理酸性天然气的重要加工过程。胺法脱硫过程一般选用醇胺溶液从酸性气中吸收H2S和CO_(2)等酸性组分,并产生富胺液。富胺液被送入再生塔再生释放酸性气体并形成贫胺液,贫胺液被送入吸收塔继续进行吸收。该过程中吸收、...
关键词:酸性气 再生塔 吸收塔 节流减压 酸性天然气 酸性组分 能量优化 醇胺溶液 
烟道气CO_(2)捕集用醇胺溶液降解研究进展被引量:2
《低碳化学与化工》2024年第7期13-22,共10页陆诗建 王风 刘玲 康国俊 贡玉萍 张娟娟 刘苗苗 王宁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2022YFE0115800);江苏省科技厅科技项目(BE2022613);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专项(2020ZDZZ01A)。
目前在多种CO_(2)吸收捕集技术中,醇胺法是吸收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好和研究最广泛的方法。然而,醇胺法中使用的醇胺溶液吸收剂面临的降解问题是该方法的主要缺陷。针对醇胺溶液吸收剂的降解问题,首先综述了热降解和氧化降解的产物、机...
关键词:CO_(2)捕集 热降解 氧化降解 金属离子催化降解 抗降解 
醇胺溶液催化法碳捕集的能耗评估及动力学分析
《动力工程学报》2024年第6期956-963,共8页蒋聪 高歌 江伍凤 李小姗 罗聪 张立麒 邬凡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1CFB048)。
为了缓解醇胺溶液碳捕集的高能耗问题,加入了纳米级羟基氧化铝作为催化剂以有效降低再生能耗。基于传热学基本理论,将解吸过程分为升温阶段和恒温阶段,建立了分阶段的能耗评估模型,获得了实时热负荷变化曲线。该模型比传统的能耗评估方...
关键词:二氧化碳捕集 催化剂 醇胺溶液 节能 反应动力学 
耦合膜冷凝器的碳捕集系统能耗特性分析被引量:1
《发电技术》2023年第5期667-673,共7页翟融融 魏清 冯凌杰 孙舸洵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J2019-I-0009-0009)。
针对燃煤机组燃烧后脱碳能耗高的问题,基于膜冷凝器对烟气中低品位热的回收潜力,提出一种耦合膜冷凝器的碳捕集新系统。运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以Tarong常规碳捕集系统为参照,对比分析膜冷凝器用于流程改造前后碳捕集冷热负荷...
关键词:碳捕集 醇胺溶液 膜冷凝器 再生能耗 
天然气醇胺脱硫工艺碳排放分析与优化被引量:10
《当代化工》2023年第6期1389-1395,共7页成庆林 刘鹤皋 孟岚 王雪 孙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油罐储多环节关联加热维温体系的[火用]传递描述与特性分析研究(项目编号:52074089);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原油浮顶储罐加热维温过程多环节关联的[火用]传递描述与分析(项目编号:LH2019E019)。
基于“双碳”目标,清洁能源天然气的生产过程中蕴藏着巨大的减排潜力。天然气脱硫是天然气净化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西南某气田醇胺脱硫工艺为研究对象,基于生产过程中的能流分析,对其进行碳排放源识别,并建立碳排放源核算模型。运用...
关键词:天然气 醇胺溶液 碳排放 减排优化 数值模拟 
纳米颗粒强化醇胺溶液捕集CO_(2)研究进展
《应用化工》2022年第12期3676-3681,共6页徐立华 李文雅 姬延玺 陆星丞 席嘉 田小禾 付东 张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106009);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E2021502024)。
使用液体吸收剂来捕获CO_(2)已经应用于工业化进程中。根据亨利定律,吸收和再生过程应分别在低温和高温下进行,这需要较高的能耗。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将纳米颗粒添加到吸收剂中,可以达到减少吸收和再生过程中所需能量的目的。本文综述了...
关键词:纳米颗粒 醇胺 吸收 解吸 CO_(2) 
高压填料塔内脱碳传质模型的建立及适用性分析被引量:1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22年第6期110-118,共9页花亦怀 刘云飞 王铭 桑伟 唐建峰 陈静 姚宝龙 孙培源 
为探究高压工况下,填料塔内醇胺溶液吸收高浓度(体积分数35%)CO_(2)的传热传质规律,基于双膜理论,以小型θ环填料塔实验装置为基础,建立了塔内N-甲基二乙醇胺+哌嗪(MDEA+PZ)脱碳传质模型。利用不同吸收压力下的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修正...
关键词:填料塔 高浓度CO_(2) 化学吸收 醇胺溶液 传质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