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扩散理论

作品数:21被引量:3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欧阳骏鹏朱琳朱晓农张文龑卓俊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平顶山学院香港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南社会科学》《北方文学(中)》《语言研究集刊》《丝绸之路》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香港地区粤语“文白异读”现象的社会调查
《中国语言战略》2024年第2期187-198,共12页卞可薇 蔺荪 
本研究采用社会语言学调查和变项规则分析等方法,考察了香港地区粤语中的文白异读情况,描述了粤语的文白异读的音韵学特征,分析了在年龄、性别和教育水平等变量影响下,不同言语社团在文白异读方面呈现的变异规律。研究发现香港地区粤语...
关键词:香港地区粤语 文白异读 社会方言学 词汇扩散理论 语言变异 
兰州话与普通话流摄唇音字的音变差异及其词汇扩散
《丝绸之路》2024年第3期5-14,共10页张文轩 
中古流摄唇音字的读音演化复杂多变,其语音演变特点及成因多元,以普通话和兰州话中流摄唇音字的异同为例研究,可以看出该音变完全符合词汇扩散理论,兰州话的词汇扩散更快一些,已经达到了这一音变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流摄唇音字 语音演变 兰州话 词汇扩散理论 
使用蚁群仿生算法的元音演化模拟
《语言研究集刊》2019年第1期223-239,339,共18页焦磊 
音变的路向问题一直是语言演化研究的焦点之一。传统研究主要着重对世界语言中曾经发生的音变进行描述和解释,而对音变的内在机制则解释不足。本研究使用一种全局启发式算法模型——蚁群模型(ACO)对元音链移音变的可能路径进行了模拟,...
关键词:元音演化 蚁群模型 词汇扩散理论 
语音演变理论纵观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90-97,共8页闫克 
2015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南阳城区话韵类变异研究"(2015CYY028);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南阳城区话语音变异研究"(16YJC740077)
语音演变研究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议题。根据关照点的不同,现有研究范式大致可以分成三类: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社会维度。从音变的过程性来看,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的研究侧重于变化前后的静态对比,社会维度的研究侧重于变化过程的动态呈...
关键词:连续式音变 扩散式音变 叠置式音变 词汇扩散理论 
词汇扩散理论应用于山东方言入声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北方文学(中)》2016年第4期176-176,共1页王小梅 
词汇扩散理论是70 年代才兴起的一种较新的音变理论,虽属于历史语言学的范畴,但兴起后因其较强的解释性被语言学的其他研究领域吸收利用,方言研究也不例外.本文拟分析这一理论在山东方言入声研究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词汇扩散 可行性 方言 入声 
从外部因素论词汇扩散理论
《湖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197-200,共4页叶祖贵 彭婷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湘语致使动词的研究>(11YBB231)
词汇扩散理论认为语音的变化是一种离散式音变,这是对新语法学派的连续式音变理论的一种反动。词汇扩散理论跟方言地理学派和"波浪理论"都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因此非常注重外部因素在语言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张语言是有序的异质性。...
关键词:词汇扩散理论 外部因素 离散式音变 
从词汇扩散理论的角度看合肥方言“头”的两种读音
《蚌埠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52-54,共3页陈浩 
通过王士元先生的词汇扩散理论对合肥方言中"头"的两种读音以及这两种读音在日常用语中的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并得出在合肥方言中,"头"的读音是由[d_u0]向[th_u5]突变的,但是这种改变具体到词汇层面表现为渐变性。
关键词:词汇扩散理论 合肥方言 “头”字读音 
词汇扩散理论和新语法学派的比较分析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第7期27-28,共2页梁宁 
文章从四个方面对词汇扩散理论和新语法学派进行了比较,认为在探讨语音演变的时候应该注重语音发展的中间阶段,同时将语言的多样性和理论的灵活性相结合,从而获得语言演变的真实面貌。
关键词:词汇扩散 新语法学派 音变 
小议词汇扩散理论
《作家》2011年第8期136-137,共2页魏薇 
词汇扩散理论主要是通过研究汉语方言材料提炼出来的,作为青年语法学派的"语音规律无例外"的反动面貌出现的一种音变理论,它对语音演变规律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词汇扩散理论只是音变的一个方面,并不能取代"语音演变规律无例外"...
关键词:历史语言学 词汇扩散理论 青年语法学派 
从词汇扩散理论看“儿”的两种语音现象被引量:1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0年第4期33-34,共2页卓俊科 
"儿化"是语言发展演变中的一种合音现象,非轻声的"儿"尾不会引起"儿化"。"X+儿"这一语言形式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读"轻声",还是"儿化",这是语言内外部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也可以从词汇扩散理论中找到依据;就目前使用情况而...
关键词: 儿化 轻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