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病植原体

作品数:13被引量:4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真辉陈秋波蔡红陈海如李光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农业学报》《生态学杂志》《林业科学》《植物生理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蒿丛枝病植原体的鉴定及其16SrDNA序列分析被引量:2
《植物生理学报》2017年第1期96-102,共7页余贤美 王洁 付丽 翟浩 孙清荣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鲁科字[2014]96)~~
黄蒿为菊科蒿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在医学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植原体是一类重要的病原物,常引起丛枝、小叶、黄化、簇生等症状。从山东泰山山涧采集到表现丛枝症状的感病黄蒿植株,以叶片总DNA为模板,利用植原体通用...
关键词:黄蒿丛枝病 葡萄黄化植原体 分子鉴定 16S RDNA序列分析 
福建永安市辣椒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检测及鉴定被引量:5
《植物保护》2015年第3期115-118,153,共5页刘建密 纪翠红 陈细红 林积秀 黄培枝 严叔平 陈文乐 陈彩霞 张宇翔 牟海青 
永安地区发病辣椒植株表现小叶、黄化、丛枝、簇芽等症状。利用植原体16SrDNA基因的通用引物R16mF2/R16mR2和R16F2n/R16R2,对发病辣椒植株总DNA进行巢式PCR检测,获得约1.2kb的特异性DNA片段。经测序并在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共获...
关键词:辣椒 植原体 16SrDNA 巢式-PCR 系统进化分析 
新疆小叶白蜡丛枝病植原体的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1
《微生物学通报》2014年第4期601-606,共6页李成亮 都业娟 石宝萍 刘娟娟 向本春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11BAD48B00);石河子大学自然科学创新团队项目(No.2011ZRKXTD-0205)
【目的】对新疆小叶白蜡丛枝病植原体进行检测,通过其16S rRNA基因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方法】利用苯胺蓝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新疆小叶白蜡嫩茎横切片;采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P1/P7和...
关键词:新疆小叶白蜡 植原体 苯胺蓝 DAPI 16S rRNA RFLP 系统进化分析 
苦豆子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检测与鉴定被引量:2
《新疆农业科学》2013年第10期1850-1857,共8页李成亮 都业娟 刘娟娟 石宝萍 向本春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48B00);石河子大学自然科学创新团队项目(2011ZRKXTD-0205)
【目的】对苦豆子丛枝病植原体做出分子检测与鉴定。【方法】通过PCR扩增技术,分别利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16S-23S rRNA间区及tuf基因序列的通用引物对表现丛枝病症状的苦豆子总DNA进行扩增,得到约1.2、0.3和0.8 kb特异片段。将所得片...
关键词:苦豆子丛枝病 植原体 16S RRNA基因 16S-23S rRNA间区 tuf基因 分子鉴定 
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昆虫媒介的传毒特性研究被引量:5
《西南农业学报》2013年第6期2356-2360,共5页王真辉 李光明 袁坤 陈秋波 林希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60088)
假臭草目前在海南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发生严重,而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在一些地区可以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研究专一昆虫媒介对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传毒的特性与机理,将有助于深入假臭草生物防治。本文用寻集法和网集法采集海南地区不同生境...
关键词:假臭草 蚜虫 丛枝病 植原体 
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鉴定与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生态学杂志》2012年第12期3179-3186,共8页李光明 袁坤 杨礼富 陈秋波 王真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60088)资助
研究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的多样性,并确定其分类地位,对于利用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对假臭草进行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集了海南省8个地区的假臭草丛枝病样品,采用PCR以及巢式PCR方法扩增了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的16S rDNA序列片...
关键词:假臭草 丛枝病 植原体 16S RDNA RFLP分析 
丛枝病植原体侵染对泡桐组培苗组织内H2O2产生的影响被引量:4
《林业科学》2010年第9期96-104,共9页田国忠 李永 梁文星 朴春根 黄钦才 郭民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622,30872025);国家级星火科技项目(国科发计字[2004]140号)
用保存的不同泡桐无性系染病和健康组培苗为试材,对染病苗、机械损伤、嫁接接种和健康组培苗组织中H2O2及过氧化物酶的变化进行研究。用DAB组织染色方法对H2O2组织定位结果显示,在未损伤情况下多数染病泡桐苗和健康苗H2O2积累皆较少。...
关键词:泡桐无性系组织培养 丛枝病植原体 过氧化氢(H2O2) 过氧化物酶(POD) 组织定位 
海南省木豆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检测及鉴定被引量:5
《植物病理学报》2010年第2期113-121,共9页车海彦 罗大全 符瑞益 吴云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60103;30871625;30970133);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B07049)
利用植原体通用引物R16mF2/R16mR1和rp(Ⅱ)F1/rp(Ⅱ)R1对海南木豆丛枝病植原体16S rDNA和部分核糖体蛋白(ribosomal protein,rp)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获得海南木豆丛枝病植原体16S rDNA基因片段为1430bp,rp基因片段为1170b...
关键词:海南木豆丛枝病 植原体 16S RDNA rp基因 序列分析 
猪屎豆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检测与鉴定被引量:4
《林业科学》2010年第1期163-168,共6页李永 徐启聪 田国忠 郭民伟 朴春根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2005DKA212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393)资助
Crotalaria witches’-broom phytoplasma (CrWB) collected from Hainan Province,was classified and identified by sequencing techniques and Virtual RFLP.Two different type universal primer pairs of phytoplasma were used t...
关键词:猪屎豆丛枝病 植原体 分子鉴定 序列测定 
紫花苜蓿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检测及鉴定被引量:4
《植物病理学报》2007年第4期362-367,共6页刘涛 蔡红 赵丹 陈海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60064);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0C0014Q)
利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对云南昆明发生的苜蓿丛枝病感病植株总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得到1.2kb的特异片段,从分子水平证实了苜蓿丛枝病的病原是植原体。从PCR产物的RFLP酶切图谱可看出,该植原体株系的酶切图谱与马里兰翠菊黄化...
关键词:巢式PCR 紫花苜蓿 丛枝病 植原体 系统进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