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绘画

作品数:980被引量:44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武非于莹宫旭红苏晓民秦静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大众文艺(学术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艺术Expanded Painting概念与中译名考论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年第24期40-42,共3页黄川子 黄业鑫 
在过去的十年里,Expanded Painting在国际当代艺术研究中被用来讨论绘画的空间化。作为一种绘画的新形式,它结合了装置特性、物件性和设计的概念来探索绘画的新关注点。文章概述了Expanded Painting的术语概念与其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处...
关键词:Expanded Painting 当代绘画 绘画空间化 译名 空间绘画 
描绘肉身的肖像——珍妮·萨维尔对西方绘画传统的继承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年第2期75-76,共2页李大伟 
文章首先分三个阶段确立了英国当代画家萨维尔珍妮·萨维尔绘画艺术的另类美学特征,其次从西方传统人体绘画角度分析萨维尔对西方绘画的继承,最后探讨了英国当代具象绘画对萨维尔的影响,以及萨维尔绘画的独特性。
关键词:珍妮·萨维尔 当代绘画 肉身 肖像 英国 
民俗文化元素与当代绘画被引量:1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年第14期120-121,共2页王品丹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表现民俗文化可以侧面反映出当地当时的人的状态,也对社会的变迁与人的心理学研究提供参考。绘画作为一种表现人类视觉的载体,从古到今涌现出很多表现民俗文化的作品。本文认为,...
关键词:民俗 当代绘画 文化符号 
当代绘画的功利性对高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年第9期193-194,共2页张赟 
艺术品市场对当代绘画的追捧,成交价格不断提高,使得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审美取向有一边倒的趋势,这种现象所产生的影响也逐渐蔓延到了高校美术教育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美术教育的初衷,使美术教育的艺术性和教育性逐渐淡化。高校美术...
关键词:当代绘画 功利性 高校美术教育 创造性 艺术性 
山东当代绘画的地域性与日常生活叙事转向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年第19期71-73,共3页梁嵩 
从上世纪末开始,绘画的地域性研究便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个热点课题,也是地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绘画的地域性指向是地域美术独立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考查与厘清20世纪后叶山东绘画的地域性发展历程与基本特质的基础上,以日常...
关键词:地域性 历史建构 齐鲁文化 当代绘画 日常生活 
中国当代绘画的转型与可能性——以油画为例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年第14期103-103,共1页张琢益 
艺术的发展是受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的。本文通过对中国当代绘画的现状进行探讨,从而试图寻找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以及可能的出路,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点展开分析。
关键词:艺术市场 转型 中国当代绘画 中国传统文化 
苗族服饰色彩与现当代绘画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年第10期105-106,共2页任伟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苗族服饰色彩对现代绘画语言的影响研究"(2017zc069)成果论文
苗族文化源远流长,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近些年被艺术界广泛关注,要将苗族艺术与世界主流艺术接轨,就必须找出其与现当代艺术的共同之处,本文就是以"色彩"为突破口,从现当代绘画以及苗族服饰的布料、银饰、刺绣的色彩特点入手,论证苗族服...
关键词:现代绘画 当代绘画 苗族银饰 苗族刺绣 
民间美术观念对当代中国画的启示——以齐白石为例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年第5期75-75,共1页刘欣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各种文化交相辉映,民间美术文化是本源文化的一个反应,民间艺术是一切艺术的母体,所以当代绘画势必会受到民间美术的影响和启发。我欲从民间艺术的生命观、时空观、价值观来窥探民间美术对于齐白石中国画艺术创作的...
关键词:民间美术 当代绘画 齐白石 
浅谈照相艺术与当代绘画的联系及影响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年第16期93-93,共1页陈思雨 
自照相机的发明,照相逐渐可以取代人类手工的对自然社会的记录,有人说这是古典绘画艺术的死亡,从而开始真正的绘画艺术诞生,画家不必再拘泥于模仿和在現客观对象,而是由着画家本身的主管意愿和情感来进行创作。从而有了印象派,野兽派,...
关键词:照相 摄影 当代绘画 影响 联系 
论当代绘画中工业废墟的色彩特征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年第13期88-89,共2页陈科 
工业废墟在历史沉淀之中,其色彩的张力得以彰显,使之具有强烈的视觉特征,不但成为历史标志物,而且富有极强的象征意味。色彩本身具有生命力,当代艺术家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在创作实践中,把对工业废墟的色彩体验和内心的情感转化为"浓烈的...
关键词:工业废墟 浓烈 符号 精神 象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