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文学

作品数:363被引量:23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航韩德信刘渝霞江腊生贺芒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深圳大学长江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南方文坛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打工文学的类型融合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14年第4期22-26,共5页柳冬妩 
现代类型学既强调归类的必要性,也指出任何整一归类的局限.任何一个单一的文学类型既放大了作品的意义,也遮蔽了作品更为原本的内涵.一个人的写作会涉及方方面面,一个单一的文学类型往往并不能概括一位作家的丰富性,也不能解释一部作品...
关键词:打工文学 文学类型 类型学 作品 丰富性 复杂性 归类 单一 
他关注沉默的大多数——柳冬妩和他的《打工文学的整体观察》被引量:2
《南方文坛》2014年第4期27-30,共4页谢有顺 
一 多年前,我曾经读过柳冬妩的几首诗,感觉这是一个有精神秘密的人,他对生活的切入方式,带着记忆和痛感,也带着一种面对自我的赤诚。他对语言的运用,沉着、缓慢,但用词谨慎、思路清晰,文字并不嚣张,
关键词:整体观察 打工文学 沉默 切入方式  
在场者的见证
《南方文坛》2014年第4期31-32,55,共3页胡磊 
我与柳冬妩常聚友于路边酒肆,把茶盏酒,纵谈古今,而话题总离不开文学评论.柳冬妩从事打工文学创作与研究二十余载,书窗红烛,精研深思,从一名打工青年成长为诗人和文学评论家的历程,与打工文学的兴起同频共振.
关键词:在场者 文学评论家 打工文学 文学创作 青年成长  
文学意味着不同的事物——《打工文学的整体观察》导论
《南方文坛》2013年第6期55-61,共7页柳冬妩 
"打工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与文学自身的原因,对它的发生、发展、提升乃至演变都应该有更多的辨析."打工"与"文学"连在一起,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场域,具有阔大的思想容量、观念张力和阐释弹性."打工文...
关键词:打工文学 整体观察 文学意味 导论 事物 社会文化 当代中国 文学现象 
“打工文学”与“壁橱”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13年第2期40-42,共3页李敬泽 
刚才发言的几位老师,都提到了一个词,叫做“感恩”,认为“打工文学”作者应该对社会感恩。“感恩”当然是美好的词,有一年我去尼泊尔,人家告诉我,在这个国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四百多个节日,每个神的生日都是节,印度教的神...
关键词:打工文学 感恩 尼泊尔 印度教 过节 罢工 
“打工文学”的历史记忆被引量:9
《南方文坛》2013年第2期43-46,共4页杨宏海 
从深圳经济特区这片热土上萌芽并且成长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打工文学”,已成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个引入瞩目的文学现象,也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打工文学”的首倡研究者,站在今天来回顾这一文学现象产生与发...
关键词:打工文学 历史记忆 深圳经济特区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现象 改革开放 研究者 
作者之死与意图谬误——以“打工文学”为例
《南方文坛》2013年第2期47-50,共4页柳冬妩 
“打工文学”的作者身份问题,或者说“打工文学”的写作主体问题,一直是批评界讨论的焦点话题。文学作品的最明显的起因,就是它的创造者,即作者。从作者的个性和生平方面来解释作品,是一种最古老和最有基础的文学研究方法。但自上...
关键词:打工文学 谬误 意图 文学研究方法 文学作品 身份问题 主体问题 作者 
十八个路人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13年第2期50-51,共2页王十月 
王岐山说开会不要念稿子,今天我就针对前面各位专家的话即兴发言,不念稿子。首先,我非常感谢李敬泽先生,“打工文学”很热闹,但真正正视“打工文学”的文学价值的人不多,刚才敬泽先生所肯定的“打工文学”的意义,会增加“打工文...
关键词:打工文学 文学价值 创作群体 王岐山 李敬泽 稿子 
“打工文学”论辩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13年第2期52-54,共3页郭小东 
“打工文学”口号从1984年提出,如今已三十多年,作家作品并不丰饶,但始终不乏热闹,作为文学现象,它或许是个值得讨论的话题。这个文学命名或文学口号的文学理据是什么?为了什么?它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多少经典意义上的作家作品?
关键词:打工文学 论辩 作家作品 文学现象 
“后打工文学”的诗意建构——张伟明《深眸·男》一瞥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10年第6期115-118,共4页秦香丽 
作为“后打工文学”现象的挖掘者与建构者,张伟明绕过了“苦难、沉默、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的生存境遇书写,在文化地理学上,又疏离了城市中心地带,而取之以果园、小县城等。在《深眸·男》中,他转换视角,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打工者的...
关键词:打工文学 张伟明 诗意 文化地理学 生存境遇 中心地带 小县城 打工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