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接杏

作品数:63被引量:6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韩舜愈蒋玉梅祝霞张盛贵王鸿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河南林业》《中国植保导刊》《甘肃农村科技》《现代种业》更多>>
相关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陇中地区兰州大接杏栽培管理技术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2022年第19期89-91,共3页王富军 
兰州大接杏早果、丰产、风味浓甜、适应性强,在陇中地区广泛种植。本文阐述了陇中地区兰州大接杏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园区建设、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促进大接杏的栽培与推广,带动产业振兴。
关键词:大接杏 栽培管理技术 陇中地区 
摘大接杏,品特色游
《宁夏画报》2022年第5期23-23,共1页 
近日,盐池县麻黄山乡“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2022年农特产品推介暨大接杏采摘系列活动在何新庄村举办。活动期间,举行了农特产品品鉴、旗袍秀、王到山攀登、沙地寻宝、篝火音乐晚会、露天烧烤、网红直播带货等各具特色的活...
关键词:大接杏 农特产品 新庄村 麻黄山乡 盐池县 新征程 民俗风情 
大接杏树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青海农林科技》2021年第1期102-103,共2页郭汇涓 张天有 
大接杏适应性强,耐寒的特点为其在青海的生长提供了条件。现就大接杏的栽培技术、肥水管理、修剪、虫害防治及采摘注意事项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为大接杏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大接杏 高产 栽培 
‘兰州大接杏’花粉离体萌发与花粉管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5
《中国果树》2021年第2期55-59,I0002,共6页杨晓梅 刘芬 胡霞 王玉安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创新团队“果树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2020GAAS07);农业农村部西北地区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S-10-8);甘肃省主要果树种质资源库(18JR2TA021)。
以‘兰州大接杏’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琼脂离体培养法研究蔗糖、硼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温度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大接杏’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最适处理组合为10%蔗糖+0.10%硼酸,最适培养温度为25℃,...
关键词:‘兰州大接杏’ 花粉萌发 花粉管生长 
临夏州唐汪大接杏发展现状及对策
《农村农业农民》2020年第18期63-63,共1页谢忠梅 王涛 
唐汪大接杏具有400年栽培历史,以皮薄、肉细、汁多、甘甜、果形大、色泽艳丽、果实芳香闻名。
关键词:唐汪大接杏 发展现状 对策 
呼和浩特科技特派员扶贫下乡送科技活动走进清水河县
《呼和浩特科技》2020年第2期6-6,共1页包文洁 
春季正值果树修剪的关键时期,4月10日,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组织近40名林果类科技特派员走进清水河县宏河镇范四窑村林果基地,为基地的大接杏和欧李修剪树枝。活动中,科技特派员专家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李连国、李小燕,内蒙古...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业 果树修剪 内蒙古农业大学 李小燕 大接杏 修剪技术 科技特派员 清水河县 
唐汪大接杏3因素3水平嫁接正交优化试验
《林业科技通讯》2020年第5期65-66,共2页武斌 娄廷伟 常承源 马正祥 金乐平 
以山杏1年生苗为砧木,唐汪大接杏1年生枝为接穗,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唐汪大接杏嫁接技术进行优化试验。试验数据表明,影响唐汪大接杏嫁接成活率的因素有砧木规格、嫁接方法和接穗处理方式,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嫁接方...
关键词:唐汪大接杏 嫁接 正交试验 
宁夏南部山区大接杏棚布覆盖简易防霜冻技术
《农家科技(理论版)》2018年第11期42-42,共1页马付生 
本文从杏树霜冻发生时间、材料选择、棚布覆盖防霜冻简易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防霜冻操作技术要点,对杏树防霜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大接杏 棚布覆盖 防霜冻技术 
浅谈临夏州林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被引量:5
《甘肃林业》2018年第1期30-32,共3页王宁一 何建云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临夏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建设,结合全州实际,出台了《关于加快富民产业培育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若干政策规定》,进一步加强对花椒、核桃、啤特果等林果产业的政策扶持。各县(市)党委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
关键词:林果产业 栽植面积 林果产品 花椒产业 啤特果 大接杏 临夏州 
无硫杏脯褐变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7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年第23期100-104,共5页张芳 康三江 苟丽娜 庞中存 
2014年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青年基金项目(2014GAAS28);2017年度甘肃省林业科技计划项目(2017kj056)
酶促褐变是水果蔬菜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旨在探讨无硫杏脯褐变的最佳控制工艺。采用先单因素后正交试验设计,探讨氯化钙、柠檬酸、氯化钠、D-异抗坏血酸钠及浸泡时间对杏脯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以及色泽的影响。...
关键词:大接杏 褐变 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 抑制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