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组构

作品数:36被引量:17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齐永安胡斌张国成牛永斌宋慧波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工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期刊:《海相油气地质》《沉积学报》《地球科学》《煤田地质与勘探》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岩心和电成像测井的遗迹组构识别及其地质意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6期69-81,共13页向威 王晓飞 崔维平 牛永斌 王世越 汤翟 李平久 程怡高 邵威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272178);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300410185);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技项目(G2217C-0414T285)。
目的为了查明琼东南盆地松涛隆起三亚组遗迹组构的发育特征,探讨其油气地质意义,方法以琼东南盆地松涛隆起三亚组代表性取心井为研究对象,根据岩心上遗迹化石与围岩发育特征,识别遗迹组构,通过校正岩心和电成像测井的深度,分析各类典型...
关键词:岩心 电成像测井 遗迹组构 三亚组 琼东南盆地 
琼东南盆地北部新近系三亚组遗迹组构特征及其沉积环境被引量:1
《古地理学报》2024年第2期326-340,共15页牛永斌 程怡高 邵威猛 荆楚涵 程梦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72104,42272178);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1IRTSTHN007);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编号:T2020-4)联合资助。
琼东南盆地北部新近系地层厚度巨大,遗迹化石非常发育。在对7口取心井岩心详细观测的基础上,综合利用薄片分析、成像测井与相关实验等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北部新近系三亚组遗迹组构特征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琼东南盆地北...
关键词:遗迹组构 沉积环境 三亚组 新近系 琼东南盆地 
琼东南盆地北部新近系三亚组Ophiomorpha-Thalassinoides遗迹组构的储层改造效应被引量:1
《古地理学报》2023年第6期1407-1420,共14页牛永斌 程梦园 程怡高 邵威猛 荆楚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72104,42272178);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编号:21IRTSTHN007);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编号:T2020-4)联合资助。
琼东南盆地北部新近系三亚组储集层中生物扰动非常发育。在岩心详细观测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微米CT等方法分别对含生物扰动样品和不含生物扰动样品的微观孔隙进行了定量表征和连通性分析,并重点对Ophiomorpha-Tha...
关键词:生物扰动 遗迹组构 新近系 三亚组 琼东南盆地 
豫西济源中三叠统二马营组中、下段遗迹组构与沉积环境
《地球科学》2023年第11期4279-4294,共16页邢智峰 许欣 齐永安 郑伟 李婉颖 吴盼盼 张湘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772110,41872111);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No.41902113);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No.20A170010);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No.B2020⁃54).
豫西济源中三叠统二马营组中、下段发育丰富的陆相遗迹化石,共鉴定出7属9种,包括:Skolithos linearis、Palaeophycus tubularis、Palaeophycus alternatus、Scoyenia gracilis、Planolites beverleyensis、Planolites montanus、Taenidi...
关键词:遗迹组构 中三叠统 沉积环境 豫西地区 沉积学 环境地质 
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上白垩统Khasib组生物扰动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被引量:3
《海相油气地质》2022年第1期11-20,共10页王根久 宋新民 刘波 石开波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伊拉克大型生物碎屑灰岩油藏注水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7ZX05030-001)资助。
生物扰动可改变碳酸盐岩原始沉积组构,影响后期成岩作用,导致生物潜穴与基质间存在物性差异,进而增强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在大量岩心、薄片观察和点渗透率等多种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上白垩统Khasib组Kh2段生物...
关键词:生物扰动 生物潜穴 遗迹组构 储层非均质性 碳酸盐岩 Khasib组 伊拉克 
中国遗迹学研究十年进展被引量:10
《古地理学报》2021年第2期284-320,共37页胡斌 齐永安 宋慧波 牛永斌 张立军 郑伟 王长征 
近十年来,中国遗迹学的研究取得许多新进展和新认识,重要成果概述如下:(1)在显生宙海相和过渡相沉积中新识别出84个遗迹属和211个遗迹种,新建28种遗迹组合及26种遗迹组构;在中生代和新生代陆相冲积扇、河流与湖泊沉积中识别出44个遗迹属...
关键词:中国遗迹学 遗迹化石 遗迹相 遗迹组合 遗迹组构 沉积环境 
遗迹组构的精细分析功能及其应用:第15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综述被引量:9
《古地理学报》2019年第5期767-782,共16页牛永斌 齐永安 胡斌 宋慧波 邢智峰 代明月 李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472104,41872111,41772104);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编号:B2018-16)联合资助~~
第15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于2019年4月26日至5月9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顺利召开。从口头报告、展板、野外地质考察及专题讨论等方面可以得出遗迹学理论取得的新进展及其应用主要集中于4个方面:(1)遗迹组构内涵的外延和精细分析功能的...
关键词:遗迹组构 遗迹学 遗迹化石 第15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 会议综述 
川西南峨眉山地区上白垩统夹关组遗迹组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4
《古生物学报》2019年第2期222-231,共10页陈璐 陆廷清 郭溦 李爽 陈泉均 张矩生 王广强 
四川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编号:13ZA0176)资助
川西南峨眉山地区上白垩统夹关组由一套厚层到块状中、细砂岩组成,夹有少量粉砂岩和泥岩,底部有砾岩。本组地层中发育有丰富的遗迹化石,共识别出9属11种。根据遗迹化石的分布情况,划分出了 5种遗迹组构,即:Palaeophycus遗迹组构、Arenic...
关键词:遗迹组构 夹关组 上白垩统 峨眉山地区 
重庆万州下侏罗统自流井组湖相遗迹化石新类型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3
《古生物学报》2018年第2期228-236,共9页张锋 周羽漩 葛润青 胡旭峰 熊璨 易万成 
渝东北早侏罗世虫迹化石研究项目资助
描述在重庆万州区铁峰山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首次发现的遗迹化石,鉴定为新种Palaeophycus tiefengshanensis。该种以潜穴表面瘤状凸起特征与较大的潜穴尺寸区别于古藻迹其他遗迹种。遗迹组构分析表明该遗迹化石产出层位的层面生物...
关键词:Palaeophycus 遗迹组构 自流井组 下侏罗统 万州 
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三段遗迹组构及沉积演化规律被引量:16
《地质学报》2018年第1期15-27,共13页牛永斌 胡亚洲 高文秀 董小波 崔胜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72104;41102076);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编号16IRTSTHN014;17IRTSTHN025)联合资助成果
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三段碳酸盐岩中遗迹化石丰富。在对野外露头实地观测的基础上,利用室内切片、薄片分析等对研究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三段遗迹化石、遗迹组构及沉积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三段共鉴定出遗...
关键词:遗迹化石 遗迹组构 沉积环境 奥陶系 马家沟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