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

作品数:9401被引量:8710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罗曲杨甫旺黄龙光蔡富莲龙倮贵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西昌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贵州民族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民族古籍的出版赋值与精品打造——以《彝族古歌》出版为例
《贵州民族研究》2023年第5期134-137,共4页禄桑 
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历史文献学视野下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3GZGXRW126)的阶段性成果。
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了各民族的文化审美和精神理念。少数民族古籍的出版,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从事民族古籍出版的民族出版机...
关键词:彝族古歌 出版赋值 策划实施 精品打造 
结拜姐妹:当代凉山彝族妇女组织的建构及社会意义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2023年第2期47-51,共5页罗木散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东部城市流动彝族人的组织与群体行动研究”(项目编号:14CMZ026)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凉山彝族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转型困境,流动和打工成为主流,导致地方传统家支秩序的松散和家庭生活的离散,以及造成一部分女性在乡土社会因背负“污名”而成为无法被承认的群体。由此,传统上被认为依附于男性的彝族妇女开始有了结群...
关键词:妇女结拜 结群意识 组织建构 社会危机 日常策略 
韵式·修辞·结构:彝族古歌口头程式研究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2023年第2期71-78,共8页肖炜 
2020年度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彝族古歌口头诗学研究”(项目编号:20GZQN12)的阶段性成果。
彝族古歌是彝族人民用彝语传唱、内容古老、符合彝族诗歌格律且嵌合于生产生活祭祀娱乐活动中的彝族诗歌。彝族古歌至今仍“活态”传承于彝族民众生活中,为地域文化持有人提供了重要的人文精神养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
关键词:彝族古歌 韵式 修辞 结构 口头程式 
仪式结构与口头实践:彝族葬礼中的“克智”研究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2023年第2期79-85,共7页罗燕 
“克智”是凉山彝族口头传统的一种典型本土文类。在葬礼中,通过喜丧仪式中的乐舞与激辩,“克智”演述利用其夸张、讽刺的语言风格,对抗、竞争的表演形式,在仪式中呈现出了以“迎—聚—分—送”为基本特点的结构形式,它同时观照了仪式...
关键词:仪式 结构 口头传统 彝族“克智” 
传统生计方式的文化生态适应研究——以黔西北百纳彝族“漆粮并作”的生计方式为例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2022年第2期53-59,共7页王振涛 龙先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贫困地区产业扶贫面临的生态风险及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7BMZ110)的阶段性成果。
黔西北百纳彝族“漆粮并作”是以粮为主以漆为辅的一种传统生计方式,巧妙地利用雀鸟繁育和人工护养从而实现了漆与粮的并作。梯土为“漆粮并作”提供了空间上的可能,雀鸟则是把漆和粮联系在同一空间的媒介,而人工护养使“漆粮并作”成...
关键词:传统生计方式 粮漆并作 文化生态适应 百纳彝族 
贵州彝族宇宙观研究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2022年第1期133-139,共7页陆刚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传承创新基地资助项目“贵州彝族宇宙观研究”(项目编号:2018SZJD05)。
在历史上,彝族有观测星象的传统,通过对宇宙星空的长期观察,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形成了关于宇宙生成和演化、宇宙空间结构、宇宙天体运行及宇宙间万物起源的认识。《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宇宙人文》《宇宙生化》《物始纪略》等...
关键词:彝族 宇宙观 宇宙人文 宇宙生化 
推普脱贫攻坚下民族语言传承价值探析——以云南省广南县那洒镇彝族布赓语为个案
《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8期192-196,共5页唐贤清 赵姣 晏明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湘与黔桂边跨方言跨语言句法语义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5ZDB105);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民族语言调查·云南广南布干语那腊寨话”(项目编号:YB1826A066)的阶段性成果。
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做好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民族语言传承,对推普脱贫攻坚目标的顺利实施以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团结关系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居住在云南省广南县那洒镇的彝族“花倮”群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少数民族语...
关键词:布赓语 推普脱贫攻坚 语言传承 共同体意识 
彝族特色手工刺绣的旅游商品化发展策略--基于凉山州甘洛县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
《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8期93-98,共6页唐剑 梦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特色村寨建设的协同效应及特色文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BMZ069);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四川藏区涉农科技人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9-GME-062);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一级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0303mzx-2020)的阶段性成果。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旅游商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开发价值。甘洛县彝族手工刺绣在样式、种类、绣法及适用场合等方面都独具特色,承载着丰富的收藏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甘洛县彝族手工刺绣旅游商品化发展正面临产...
关键词:彝族 手工刺绣 旅游商品化 策略 
彝族优秀口传文化的包容性发展与传承保护被引量:2
《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6期79-82,共4页陈顺强 普忠良 郭利芳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彝语动态电子腭位和语音数据库及其相关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5CYY048);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彝学研究中心一般项目“文化包容视野下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YXJDY1408)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民族文化的特性使然,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不仅只是传播和继承,更重要的是如何弘扬和创新发展。彝族口传文化是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和精髓,与其他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道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新时代 彝族口传文化 包容性发展 传承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彝族教育经典《玛牧特依》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1期101-106,共6页丁木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族宗教与国家治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ZDB123)子课题“原生性宗教与国家治理”的阶段性成果
彝族著名教育经典《玛牧特依》,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智慧,基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运用社会治理理论,从《玛牧特依》的凝聚力、向心力、约束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五个维度切入,挖掘出《玛牧特依》的五个核心思想,即...
关键词:彝族 教育经典 社会治理 优秀传统文化 道德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