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

作品数:1589被引量:1939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林忠军刘大钧梁韦弦廖名春唐纪宇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帛书《二三子问》“□□焉=,化官虫”问题新证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135-139,共5页孙航 汪明杰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华简《筮法》、《别卦》综合研究”(HB16LS021)。
帛书《二三子问》第一章第二节孔子论龙之大,有言曰:“□□焉=,化官虫。”根据上下文义可以判断,以往学界对此句的释读似乎是有失妥当的,或许应释读为“龙化焉,焉化官虫”。意即龙变化为焉鸟,焉鸟变化为昆虫,乃谓龙神能之至,善于变化,...
关键词:帛书《二三子问》 《周易》 《易传》 龙德 
帛书《二三子问》“夫子”与“天子”问题辨析被引量: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21-24,96,共5页孙航 张丽丽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6LS021)
帛书《二三子问》首章之"夫子",或疑为"天子"之误,或以为不误。其中,"天子"为帝王专属性称谓,以发号施令为主,"夫子"的适用对象为臣工,以卑下驯顺为主,彼此内涵与指涉范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而此节之核心要义,在于揭示龙德驯顺不挠、...
关键词:帛书 《易传》 《二三子问》 龙德 夫子 天子 
论先秦儒学价值本体的形上建构与内化转向——基于《易传》与《中庸》视角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26-31,共6页李振纲 马兰兰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秦儒学变异研究"(HB15ZX013);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先秦儒学价值本体的形上建构与内化转向研究"(S2016013)
《易传》与《中庸》从天道与人道的内在关联对儒学价值本体进行了不同界定。《易传》侧重从形上天道建构价值本体,从价值维度以天道恒转为人道运行提供本体根据,凸显本体"弥纶天地之道"的超越性。《中庸》更强调主体心性对天道与人道之...
关键词:价值本体 先秦儒学 《易传》 《中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