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本体

作品数:46被引量:11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许春华陈秉公朱荣英徐长福刘若谷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鲁东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经济师》《教育研究》《当代文坛》《声屏世界》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传统唐三彩工艺的现代价值及转化路径探析
《新疆艺术(汉文)》2023年第6期118-124,共7页姚晨 
中国传统的唐三彩工艺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生活风貌,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而不断成熟,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唐三彩工艺的概念阐述出发,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唐三彩工艺的价值本体,挖掘中国传统唐三彩工艺在实用、...
关键词:唐三彩 盛唐时期 产品设计 农耕文明 包装设计 人民的智慧 价值本体 转化路径 
情智共生教学下学生价值内化的德育实践探微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2年第7期84-89,共6页张成林 吴晨希 吴静雯 叶会常 
2021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小学寓言情智共生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以粤北山区农村小学为例”(S202110576034);2021年度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视域下中小学生价值内化与德育实践研究”(G20121012);2021年度广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与矫正研究——基于粤北高校调查分析”(GDWL21YB94)。
情智共生教学模式是情感与智慧的结合,探求并构建共生的联结和舞台,在开放空间中将情感和智慧整合起来,使人能够全面协调发展,进行自我优化提升.情智共生教学下德育实践凸显出育人价值、内化价值和引导价值.情智共生教学下学生价值内化...
关键词:情智共生 价值内化 德育实践 价值本体 价值形塑 
论数字经济的价值本体被引量:11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3-15,共13页姜奇平 
数字经济的价值本体在于以附加价值形式存在的差异化、多样化、异质性的新价值,是从工业经济无差异化、非多样化、同质性的价值中,经矛盾运动自然发展出来的。这种价值体现着质量、创新和体验的本质。从供给角度内生质的差异性,称为创新...
关键词:数字经济 价值本体 高质量发展 增加值 附加值 交换价值 
货币拜物教的价值论解析——基于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理念被引量:2
《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15-24,共10页胡潇 
货币拜物教为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货币交易自发作用负效应的幻象反映,在当今思想文化领域广泛存在,为害不浅。马克思对其做过多次的深入批判,其中一个重要路向是从价值论的视角,深刻剖析了货币拜物教对价值本体...
关键词:货币拜物教 价值本体 价值关系 价值逻辑 
我校的“幸福教育”
《内蒙古教育》2019年第22期19-22,共4页王有富 
幸福是每个人的终生追求,是每个人生命价值的实现。教育归根到底要回归于人,回归于学生的幸福成长。这是教育的价值本体,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林东第二小学前身为民国时期的启文学校,始建于1928年,是林东第一所公办小学。学校在90年的发...
关键词:幸福教育 公办小学 生命价值 价值本体 终极目的 民国时期 小学教育 巴林左旗 
劳动与人:马克思的价值本体与价值主体何以可能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26-29,共4页苏丽珍 陈鹏 耿建涛 
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2016LX016);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SQ134003)的阶段性成果
价值本体与主体何谓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关键命题。马克思以劳动为价值产生的本体根据,将人视为劳动的价值主体。劳动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体现人的本质,主体之人通过劳动途径实现自身价值乃至人类价值,即主体价值通过社会历史过程...
关键词:马克思 价值本体 价值主体 劳动 
传统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若干理论研究被引量:14
《理论探讨》2016年第4期31-36,共6页陈秉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传统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15ZDA037)阶段性成果
关于古今中西"体用"之争已有百余年历史,至今仍无定论。应换用"马中西"关系命题深入讨论当代中国价值观演进问题。"马中西"关系应定位为"马魂、中根、西鉴"。中国传统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价值观的价值"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
关键词:“马魂、中根、西鉴” 价值根基 价值本体 涵养体系 
论先秦儒学价值本体的形上建构与内化转向——基于《易传》与《中庸》视角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26-31,共6页李振纲 马兰兰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秦儒学变异研究"(HB15ZX013);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先秦儒学价值本体的形上建构与内化转向研究"(S2016013)
《易传》与《中庸》从天道与人道的内在关联对儒学价值本体进行了不同界定。《易传》侧重从形上天道建构价值本体,从价值维度以天道恒转为人道运行提供本体根据,凸显本体"弥纶天地之道"的超越性。《中庸》更强调主体心性对天道与人道之...
关键词:价值本体 先秦儒学 《易传》 《中庸》  
幸福成长:教育价值的本体回归被引量:18
《教育研究》2016年第5期66-71,共6页刘若谷 
学生的幸福成长既是学校教育的价值承担和价值使命,也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终极关怀,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价值本体。其有效路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和价值论基础,重塑学校教育价值的本体论担当;培育学生幸福能力,促进学生幸福观...
关键词:幸福成长 价值本体 回归路径 价值建设 
张载“太虚”的价值向度与品性被引量: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67-173,共7页张奇伟 王传林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两宋时期主流价值观的变迁"(12JJD720013);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价值观变迁史"(14ZDB003)
张载基于"太虚"的哲学基点不仅建构了系统而缜密的价值哲学体系,而且在前贤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多创见,尤其是他建构的以"太虚"为基点的价值哲学更是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诸多学者。在"太虚至善"的价值理念的指引下,张载提出了天地之性...
关键词:张载 “太虚” 价值本体 价值向度 价值品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