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安全

作品数:2385被引量:4953H指数:2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永贵王翼朱继东王岩刘胜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及其防范
《学习论坛》2025年第2期83-91,共9页邢国忠 赖希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及当代阐释研究”(24AZD036)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推动未来人类技术颠覆性发展的新兴技术形态,在以强大的内容生成力赋能各种行业领域的同时,也给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了风险挑战。不良...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风险 防范 
智能算法推荐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生成原因与防范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5年第2期116-123,共8页修明圆 张新宁 
作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迁跃式发展的产物,算法推荐在信息传播领域中正引领着新一轮的资讯分发革命。立足于技术的意识形态性视角,算法推荐在承袭技术合理性语境的过程中也暗含着系列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为此,需要从技术的意识形态向...
关键词:智能算法 算法推荐 意识形态安全 国家安全 
社交机器人的意识形态传播及其启示
《探索》2025年第2期129-140,共12页邢国忠 赖希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及当代阐释研究”(24AZD036),项目负责人:邢国忠。
新型数字化社会结构的形成和持续发展,为社交机器人的流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新型社交机器人展现出自动化传播内容、社交性搭建网络、中介性融入社会的特性,使其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社交机器人在传播虚假信息、参...
关键词:社交机器人 政治机器人 意识形态安全 传播风险 智能治理 
全局性主动: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动性策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185-194,共10页程同顺 唐康 
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与意识形态交织的产物,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网络意识形态在空间、话语和主体三方面所具有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意识形态治理需要全局性和主动性的能动应对。技术的非均衡性发展导致了网络空间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张力,话...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全局性主动 能动性策略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湘南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23-27,35,共6页曹均学 王涛 
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新中国70年政治发展道路及基本经验研究”(SC19B124)。
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增进民族团结;有利于人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引领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追求、增强群体意志力。但当前社会面临着互联网算法推...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安全 主流意识形态 
冷战后期美国对苏联的认知战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1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51-265,307,共16页史澎海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冷战时期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宣传战研究”(2023G002),项目负责人:史澎海。
认知战是指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通过影响目标国民众的认知过程,渗透、削弱、征服或摧毁其认知机制,引发思维扭曲、改变认知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乃至改变一个国家颜色的行动模式。从里根政府开始,美国调整了对苏联的冷战战略,认知战逐渐取...
关键词:冷战 美国认知战 意识形态安全 文化安全 国际话语权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潜在风险与消解理路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30-34,共5页何文波 
2023年度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潜在风险与调适进路研究”(23A130)。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理论公关、群体极化、话语权混乱等潜在风险。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风险与挑战,高校普遍存在技术手段应用不足、教育与引导不力、缺乏预警和防范机制等现实困境。强化高校意识形...
关键词:人工智能 意识形态安全 风险识别 智能治理 
数字殖民主义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许瑶 许嘉亮 
2023年度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毛泽东与中国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以意识形态话语为中心的考察”(项目编号:20232s0019)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数字资源的占有,资本主义以数字资本不断增殖和攫取利润,形成了新的殖民主义形式——数字殖民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数字殖民瓜分和垄断全球信息资源,企图将殖民对象国变为其政治附庸。数字殖民的剥削本质,给中国意识形态安...
关键词:数字殖民主义 意识形态安全 数字资本 话语权 价值观念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个维度
《广西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170-175,共6页邓国彬 刘金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党的自我革命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23AKS005);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体系研究”(ZL2024015)阶段性研究成果;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三维协同·精准赋能:基于校本资源优势的特色思政课开发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质要求,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要求,是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价值维度,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引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筑牢政治防线、...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高校思政课 立德树人 意识形态安全 内涵式发展 金课 
略论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73-79,共7页田贵华 沈思雨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一般项目“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建设研究”(2024JZDZ025)。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尤为重要。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渗透、错误社会思潮干扰、信息传播圈层化阻隔等诸多挑战。...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挑战 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