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比较

作品数:123被引量:15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彭家海阳亚妮魏皓严陈二春赵伶俐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李煜词和晏殊词中的落花意象比较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5年第4期46-47,共2页阮崇友 
"落花"是中国古代诗词中较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其在词作中的出现往往会伴随着一些惜春伤春、感叹时光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情怀。而在这些含有"落花"意象的词作中,则又以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前期词坛领袖晏殊的词作所最为人称道。但由于二人不...
关键词:晏殊 李煜 无常落花 沉痛悲哀 节制圆融 
《诗经·国风》与《圣经·雅歌》的意象比较
《文学教育》2009年第1期136-137,共2页余丹 
《诗经》与《圣经》分别是东西方文化的源头,无论是从思想内涵还是艺术形式上看,它们都对各自的文化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郭绍虞先生认为,风相当于抒情诗,雅相当于史诗,颂相...
关键词:《诗经》 《圣经》 意象 国风 诗歌总集 东西方文化 抒情诗 艺术形式 
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比较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08年第20期11-13,共3页卢娟 
一首诗从字面上看是一个个词语的连缀,但从艺术构思上看却是一个个意象的组合。这一个个的意象是诗人凝神注视的呈现,也是我们进入诗境的依托,更是诗歌本身。意象派诗人庞德曾经说过:"一个人与其一生写万卷书,还不如只呈现一个意象。"...
关键词:诗歌意象 意象派诗歌 中国古典 诗歌语言 艺术构思 世界 诗人 诗境 
《到灯塔去》与《守望灯塔》中的意象比较被引量:2
《文学教育》2008年第12期28-30,共3页潘秋子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与詹妮特·温特森的《守望灯塔》都不约而同地选取了“灯塔”这一意象,并且围绕这一意象各自构思了以上两部杰出的作品。虽然所选之物相同,然而在两个作家的笔下,相同的灯塔却具有完全不同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守望灯塔》 《到灯塔去》 意象 弗吉尼亚 继承与发展 “灯塔” 象征意义 伍尔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