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生成

作品数:97被引量:18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顾春芳董灵超杨杰宋长江周南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苏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汪立三赋格套曲《他山集》的意象生成与诠释
《北方音乐》2025年第1期79-86,共8页丛密雨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当代室内歌剧研究”(项目编号:23BD064)阶段性成果。
《他山集》不仅是汪立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标题性赋格套曲。作曲家用西方的音乐体裁和具有中国化风格的音乐语言,对作品的文学性标题和题诗内涵作出了阐释。文章从作品的主题意象生成、赋格的意象化呈现和结构与构思...
关键词:《他山集》 赋格 民族化 中国化 
基于“场景”构建的文化遗产类节目意象生成与价值传递——以《非遗里的中国》为例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28-137,共10页徐静 杜兴远 
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费项目“社交媒体女性形象研究”(24SKBS007);广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国两制背景下大陆媒体在粤港澳的“四力”现状评测与提升机制研究”(GD22CXW05)。
视觉转向的媒介传播生态赋能文化遗产类电视节目的“场景”构建,创新文化遗产内涵的再现方式,发挥连接受众民族情感与文化经验的桥梁作用。通过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的视觉场景再现方式及其意象生成机制进行梳理发现...
关键词:视觉场景 文化价值引导 《非遗里的中国》 文化遗产类综艺节目 
意象生成与意蕴阐释:中国电影“再民族化”的路径探索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4年第4期40-48,共9页叶夏弦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资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资助编号:GZC20230174)。
“意象”是中国美学的经典范畴,“阐释”则是在意象生成基础之上以当代立场试图揭示美的真义性。在电影创作中发掘中国美学经典范畴“意象”,并赋予影像以当代阐释意义,建立意象生成和意象阐释的路径与方法,有助于揭示影像语言以及符号...
关键词:意象 阐释 影像 再民族化 
肌理、结构与意象生成:话剧《天籁》的视觉构作
《新疆艺术(汉文)》2024年第5期113-120,共8页林子涵 宋旸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舞台美术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ZD22);中国戏曲学院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专项课题“戏曲舞台美术学科、学术、话语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舞台美术创作所面对的材质、形式与功能问题一直被广泛关注,众多戏剧家基于剧场性、空间叙事性、观演关系等问题,开展了视觉构成方法与语言的持久探索。本文基于话剧《天籁》舞台美术的创作实践,探讨该剧视觉构作中为文本风貌绘就舞台...
关键词:舞台美术 话剧《天籁》 视觉构作 肌理 结构 意象 
跨媒介视域下的情感流动与意象生成——重审焦菊隐的诗意戏剧美学观
《美育学刊》2024年第4期55-63,共9页郭羽思 
焦菊隐的诗意戏剧观,意谓导演在舞台上描绘出蕴含深厚情感的戏剧形象,本质上是一种由浪漫主义通向象征主义的美学观念。我们可将“诗意”视为焦菊隐一以贯之的美学理念,而将“戏剧”视为实现这一理念的艺术手段。焦菊隐在青年时代创作...
关键词:焦菊隐 诗意戏剧 美学观 情感 意象 媒介 
花語、女相、幻化身 《維摩詰經》“天女散花”意象生成
《中国文化》2024年第1期113-133,共21页唐嘉 
2022年中國藝術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維摩詰經》義疏及圖像研究”(項目編號:2022-1-20)階段性成果。
“天女散花”事見《維摩詰經》,講述文殊携一衆菩薩與大弟子探病維摩詰居士,於其室中法集時,天女現身散花,落花不沾菩薩而綴於大弟子身,由此引出關於佛教義理“著、不著”“幻化、性空”之討論。《維摩演教圖》中,盛裝天女在維摩詰身側...
关键词:天女散花 菩提心 神仙 戲曲 幻化 寄美 
“意象”范畴的当代意义--论意象阐释学的观念与方法被引量:3
《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第4期127-136,189,共11页顾春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戏剧和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2023ZDC029)阶段性成果。
“意象阐释学”依托中国美学的基本理论,借鉴和运用西方“阐释学”的理论和方法,发掘中国美学的经典范畴“意象”对于艺术阐释的当代意义与价值。借助“意象生成”的理论发掘和重构经典文本的真理价值,建构理解的诗学,探索艺术史上最伟...
关键词:意象 阐释学 中国美学 意象生成 意象阐释学 
美与艺术关系新论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126-132,共7页杨兰 张金山 
梧州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基于提升经管类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研究”(Wyjg2020A014)阶段性成果。
美的本质是人类为利于生存和繁衍而生成的一种趋利避害感觉信号指示器,借以调节人的思维和行为,并以美感的形式展现出来。人的审美活动是通过一定能量耗费来实现一定收益目标的过程。在审美过程中,通过总美感度和边际美感度不断变化来...
关键词:美的本质 感应错位 意象生成 艺术之美 
意象生成与造型纯化——周士钢的水墨转向
《美术观察》2023年第9期122-123,共2页李智健 
夏日里的阳光,强烈而灿烂,把空气晒得暖洋洋,不时有阵阵海风带来清凉。蔚蓝的大海一望无垠,处处闪着波光。沙滩在阳光的衬照下越发显得金灿灿了,浪花前后追逐着,跑到沙滩上,这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人影绰绰,或红或绿的醒目泳装和泳圈点缀其...
关键词:轻松愉悦 周士 沙滩 都市生活 阳光 
古诗词艺术歌曲意象生成研究
《艺术教育》2023年第6期40-43,共4页董颖 
“意象”这一美学范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直至今日,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植根于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以形写神、以虚化实、空灵、韵味等艺术追求,都离不开意象之影响。北京大学教授叶朗将“意象”作为美的本体范畴提出,将意象的...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 意象 意象生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