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川

作品数:61被引量:19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级人民法院著作权著作权法网络环境判例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艺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电子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安全》《中国律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为什么要保护邻接权?
《中国版权》2021年第2期15-16,共2页陈锦川 
邻接权或称相关权,在设置了邻接权制度的国家,邻接权的对象范围不尽相同,但大都包括表演、录音和广播。关于邻接权与著作权对象的区别,因最近的体育赛事直播画面诉讼引发热议,从而涉及保护邻接权的法理基础何在、如何保护邻接权的问题...
关键词:邻接权 著作权 体育赛事直播 法理基础 对象范围 三种观点 独创性 保护 
所有类型作品的独创性标准都应当一致吗?被引量:5
《中国版权》2019年第2期48-49,共2页陈锦川 
我国著作权法要求作品应具备独创性、但未明确独创性的标准,更没有对每类作品的独创性问题作出规定。教科书大多也仅是一般性地论及作品独创性,很少提及不同作品是否应有不同的独创性标准。
关键词:作品 标准 应当 著作权法 性问题 教科书 
2012-2013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著作权案例及其评析
《中国版权》2014年第2期13-17,共5页陈锦川 
一、侵犯专有出版权的行为造成著作权人经济损失的,著作权人有权要求赔偿 柏杨将其《柏杨版资治通鉴》的著作财产权赠与郭张香华。2005年,柏杨与邦道文化公司签订《图书出版合同》,授权邦道文化公司在该作品出版之日起5年内在中国...
关键词:高级人民法院 著作权人 北京市 图书出版合同 专有出版权 文化公司 案例 著作财产权 
著作权保护与社会、技术的发展
《中国审判》2014年第5期16-16,共1页陈锦川 
著作权制度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变化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对著作权制度不断提出挑战。要正确审理好著作权案件,需要把握好几个问题。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 著作权保护 社会 著作权制度 著作权案件 审理 
新商标法对北京司法审判工作提出的挑战被引量:1
《中华商标》2013年第11期19-21,共3页陈锦川 钟鸣 
2013年8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第三次商标法修改决定,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此次商标法的修改是针对商标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商标法律制度本身与实践不相适应的情况所做的一种自我完...
关键词:司法审判工作 新商标法 北京市 高级人民法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修改决定 商标法律制度 
创刊寄语
《电子知识产权》2013年第7期89-90,共2页陈锦川 
2008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出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五年来,全国各级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监督指导下,
关键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司法保护体系 最高人民法院 创刊 保护知识产权 2008年 监督指导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1年知识产权审判新发展(商标部分节选)
《中国专利与商标》2012年第3期3-33,共31页刘晓军 陈锦川 
商标行政案件《商标法》 第十条第二款"地名商标"条款关于非我国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可以作为商標注册的认定根据《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
关键词:《商标法》 高级人民法院 知识产权 北京市 审判 行政案件 组成部分 地名 
制止恶意抢注的商标法规范体系及其适用被引量:18
《法律适用》2012年第10期8-14,共7页钟鸣 陈锦川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化,商标的价值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但是由于我国的商业诚信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恶意抢注商标的行为(以下简称恶意抢注)愈演愈烈。《商标法》对恶意抢注的规范分散在该法不同章节,难以给人以整体的印象,...
关键词:恶意抢注行为 《商标法》 规则体系 法规范 市场经济 诚信机制 法律适用 标的 
关于网络服务中“避风港”性质的探讨被引量:11
《法律适用》2012年第9期25-31,共7页陈锦川 
一、“避风港”性质之惑 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借鉴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从第20条至23条为四类网络服务提供者(以下的“网络服务提供者”特指这几类服务商)规定了免于赔偿责任的情形,又称“避风...
关键词:网络服务提供者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性质 《数字千年版权法》 侵权责任构成 《条例》 责任构成条件 赔偿责任 
2011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著作权案例及其评析被引量:3
《中国版权》2012年第2期20-24,共5页陈锦川 
一、侵权事实是否明显应当根据个案情况进行判断 原告果子电影有限公司诉称,被告北京时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许可,在悠视网上提供电影《海角七号》的在线播放,侵犯了其信息网络传播权。被告辩称:目前网络中既存在大量未经许可传...
关键词:高级人民法院 北京市 信息网络传播权 著作权 案例 《海角七号》 网络技术 服务提供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