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美龙

作品数:125被引量:63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提高采收率油田采收率稠油油藏性能评价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化工》《特种油气藏》《能源化工》《化工进展》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温高盐油藏污水配聚黏度影响主控因素及调剖调驱体系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6期97-106,共10页洪伟 程东东 杨溢 陈林 陈立峰 付美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热敏聚合物纳米流体高温触变机制研究”(52074038)。
针对尕斯库勒油藏近几年开发中高含水油田注水开发的关键性问题,开展高矿化度高硬度污水配聚及调剖调驱体系研究。通过分析影响尕斯库勒油田污水配聚溶液性能的主控因素,开展以聚合物为基础的调剖调驱体系配方优选、性能评价及调驱机理...
关键词:污水配聚 主控因素 耐温抗盐 调驱调剖 提高采收率 
二氧化碳驱后微粒运移对低渗透储层的伤害及对渗流能力的影响
《油田化学》2024年第2期238-244,共7页刘漪雯 付美龙 王长权 许诗婧 孟凡坤 沈彦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低渗油藏CO_(2)驱气窜通道表征识别与调控优化方法研究”(项目编号52104018)。
CO_(2)驱是高含水油藏三次采油有效的技术措施。利用现有井网转注CO_(2)是目前低油价下经济可行的开发方式。虽然在驱替过程中引起的微粒运移会对岩石孔喉造成堵塞,但注入CO_(2)能有效降低注入压力,且在注入过程中发生的溶蚀作用整体上...
关键词:二氧化碳驱 微粒运移 低渗透储层 溶蚀评价 相渗曲线 
稠油热采无机硅酸凝胶封窜剂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2期67-75,共9页付美龙 陈鹏 李毓 陈立峰 刘邹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热敏聚合物纳米流体高温触变机制研究”(52004038)。
在稠油油藏热采过程中容易发生蒸汽地下窜流和地表汽窜,严重影响矿区产能,同时造成地面污染。以水玻璃与尿素为交联剂主体,通过与表面活性剂甘油三乙酸酯进行复配,研制了一种新型耐高温封窜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封窜剂配方:60%水...
关键词:高温封窜 稠油 提高采收率 表面活性剂 
CO_(2)驱不同注入方式对低渗透储层渗流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4年第2期79-85,共7页刘漪雯 付美龙 王长权 许诗婧 孟凡坤 沈彦来 李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渗透油藏CO_(2)驱气窜通道表征识别与调控优化方法研究”(52104018)。
CO_(2)驱是提高低渗透储层采收率有效的技术手段。CO_(2)与原油接触后使体系中的沥青质以固体形式沉积下来,对储层造成一定堵塞,但同时发生的溶蚀作用整体上提高了储层渗流能力,且不同注入方式下CO_(2)驱对低渗透储层渗流能力的影响具...
关键词:CO_(2)驱 CO_(2)-水交替注入 有机垢 溶蚀作用 相对渗透率曲线 提高采收率 
CPGS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电应用进展被引量:1
《能源与环保》2024年第2期171-177,共7页魏菊艳 付美龙 刘玉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42302286)。
CPGS结合了CO_(2)地质封存和深部地热开发2种技术的优势,在实现地热能开采的同时,也对CO_(2)进行了地质封存,从而实现了温室气体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结合,CO_(2)的排放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介绍了增强型地热系统和CO_(2)羽流地热系...
关键词:CO 2羽流地热系统 增强型地热系统 地热能 热伏发电 有机朗肯循环 
高温高盐油藏凝胶体系研究及性能评价
《石油化工》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方丽 付美龙 黎旭东 魏菊艳 陈立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04038)。
针对油藏高温高盐状况,研制了耐高温高盐油藏的AS-1凝胶体系和XJ-1凝胶体系,考察了两种凝胶体系的耐温性、热稳定性、耐盐性及驱油效率等。实验结果表明,AS-1凝胶体系的最优配方为0.4%(w)AS-1聚合物、0.5%(w)乌洛托品、0.3%(w)对苯二酚...
关键词:耐温性 抗盐性 凝胶 封堵 性能评价 采收率 
智能型材料在油田上的应用
《当代化工》2023年第11期2657-2661,共5页董鑫 付美龙 陈立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热敏聚合物纳米流体高温触变机制研究(项目编号:52074038)。
油田化学材料在采油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采油逐渐转向低渗透、致密、高温高盐等环境复杂的油藏,要求材料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常规化学材料已无法满足油田的生产需求,开始向智能化转型。主要介绍了当前智能材料的...
关键词:油田化学材料 智能化 研究进展 综述 
液态二氧化碳压裂管流摩阻计算与分析
《能源化工》2023年第2期43-47,共5页王燕平 付美龙 王俊 
液态二氧化碳压裂技术中采用无水纯液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压裂管流摩阻的精准预测对于压裂的顺利进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针对该问题,对评价液态二氧化碳压裂管流摩阻的计算公式进行了研究。引入了液态二氧化碳压裂井口施工压力公...
关键词:液态二氧化碳压裂 管流摩阻 摩阻计算 摩阻梯度 摩阻压降 
“双碳”背景下CO_(2)驱油数学模型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
《化工管理》2022年第25期113-117,共5页邓旭 杨雯欣 付美龙 
在“双碳”背景下,CO_(2)驱替技术的提出不仅实现了封存二氧化碳,还减缓了温室效应带来的问题,更为高含水和低渗透油田的油气开采暨油藏采收率的提升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数值模拟是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关键技术之一,对CO_(2)驱数值模拟中...
关键词:CO_(2)驱油 数学模型 提高采收率 数值模拟 
缝洞型油藏出水规律“类活塞”理论试验研究及现场应用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3期57-68,共12页付美龙 王燕平 徐传奇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堵水潜力评价方法及选择型堵剂体系研究”(2016ZX05014-005-006)。
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出水规律极为复杂、难以用常规方法研究探索的难题,提出了“类活塞”概念,引入“类活塞系数”分析推导了油井见水前后的采收率计算公式,阐述了油井见水前的整体预测法和分布预测法以及油井见水后的单、双孔...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 “类活塞”理论 类活塞系数 出水规律 采收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