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韬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俗乐词乐教坊唐宋苏轼词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作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唐教坊俗乐二十八调与白石歌曲旁谱宫调关系考论被引量: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217-226,共10页周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白石道人歌曲>十七谱艺术形式研究"(12XZW011)
对白石歌曲旁谱的解读历来为治词乐之学和中国古代音乐史学者们共同重视。考察《白石道人歌曲》所用宫调发现,标注宫调者23首,其中19首的宫调名称均见录于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二十八调胡部俗乐内。釐清唐代教坊俗乐二十八调的调性,...
关键词:唐教坊胡部俗乐 二十八调 宋代燕乐 白石旁谱宫调 
论唐代“诗客曲子词”的体式特征及其对词体演进的贡献
《齐鲁学刊》2014年第6期109-116,共8页周韬 邓乔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白石道人歌曲>十七谱艺术形式研究"(12XZW011)
在词体滥觞的中晚唐时期,词所倚之"声"是俗乐"曲子"[1](P117)。其文体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必得与"曲子"相辅相成,且深受曲体结构的约束。最初的"诗客"作"曲子",并非要将歌词当作一种单独的文体从曲子里剥离出来,相反却力求兼顾,以使文乐谐...
关键词:俗乐曲子 诗客曲子词 乐曲结构 早期词体 倚声作歌 格律化 
试论唐代燕乐歌诗的俗化
《作家》2008年第10期121-122,共2页周韬 
唐代礼乐,除郊庙祭祀所用尚以传统风雅歌诗为乐章以外,其余诸乐的歌诗内容均表现为去雅尚俗。唐乐是披着雅外套的凡夫俗子,在雅形式下发展并丰富着俗乐歌诗的实质。
关键词:燕乐 歌诗 俗化 
从“倚声”论唐宋词体之形成与初步发展被引量: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112-121,共10页邓乔彬 周韬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4BZW024)
词不同于诗,属"倚声"而作、合乐而歌的韵文体格。词所倚之声,最初是唐俗乐歌曲,其文体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深受曲体结构约束。唐五代文人制词注重"倚声"谐唱,然依创作惯性引近体诗律为句,为词体"律化"发轫。北宋以来,文人词创作在"倚声"与...
关键词:倚声 依律 俗乐 正声 
百年词学与词学真义述评
《作家》2008年第2期154-155,共2页周韬 
当代词学研究成果局限于文学批评与词史研究范畴,对词的"倚声"本质却鲜有深入。本文从反思"倚声"命题出发,分析清人四声说的理论缺陷,以词乃"依曲拍为句"立论,区别歌诗与曲子词的创作歧异,探讨文学与音乐离合关系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理论...
关键词:词学 倚声 词乐 
唐宋词乐的发展变化与柳永苏轼词被引量:4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78-85,共8页邓乔彬 周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宋词的形式与艺术发展史"(04BZW024)成果之一
散乐歌舞是唐五代曲子产生的前提,教坊乐渐变为唐曲子,是唐五代曲子辞"倚声"之源,唐五代曲子与唐"燕乐"无涉。柳永词的用调充分体现了唐五代词乐在北宋初期的延续,柳词的声情体貌,均源自"花间",与教坊俗乐紧密结合,既倚声"善为歌辞",又...
关键词: 音乐源流 柳永 苏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