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乔彬

作品数:90被引量:20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进士文化析论绘画思想南宋闻一多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唐代“诗客曲子词”的体式特征及其对词体演进的贡献
《齐鲁学刊》2014年第6期109-116,共8页周韬 邓乔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白石道人歌曲>十七谱艺术形式研究"(12XZW011)
在词体滥觞的中晚唐时期,词所倚之"声"是俗乐"曲子"[1](P117)。其文体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必得与"曲子"相辅相成,且深受曲体结构的约束。最初的"诗客"作"曲子",并非要将歌词当作一种单独的文体从曲子里剥离出来,相反却力求兼顾,以使文乐谐...
关键词:俗乐曲子 诗客曲子词 乐曲结构 早期词体 倚声作歌 格律化 
南宋的多元文化与文学流派被引量:5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82-89,共8页邓乔彬 
北宋的主流文化是士大夫文化,因长期党争而士风渐坏,在南宋的政治环境中这一文化逐渐衰落。由于统治者的扶植,且顺应了时代之需,南宋理学大盛,理学家留意于文学理论和诗文创作,朱熹尤有建树。宋代士大夫普遍悦禅,参与了禅林文化建设,南...
关键词:南宋 多元文化 理学 禅林 江湖 诗文流派 
论宋代诗话的“闲评”特色与理性精神被引量:4
《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5期57-62,69,共7页谢珊珊 邓乔彬 
"闲话"、"闲评"是盛行于唐末宋初的文化批评方式。"闲评"催生了以诗歌品评为主要内容的"诗话",开创了以《六一诗话》为代表的随笔感悟式批评模式。诗话重考据、尚辨析的理性精神,寓批评于鉴赏、在摘句品评中发掘诗法理论的模式对中国古...
关键词:诗话 闲评 趣味审美 理性精神 
唐诗的咏史与观政
《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4期41-45,共5页邓乔彬 陈建穰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进士文化与唐五代诗词"(09J-02)阶段性成果
唐人以咏史诗体现"观往知来"的鉴戒作用,历史上汉、唐并称,唐诗人也多以汉言唐,表观政之旨,同时又不避反思本朝历史而直言者,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关键,中唐以后写玄宗朝的咏史诗尤多,唐诗中有的于诗人为观世,于后人具观史、观政价值...
关键词:唐诗 咏史 观政 宫廷史 艺术性 
刺政、舒愤与唐代怨诗
《齐鲁学刊》2011年第5期122-128,共7页邓乔彬 陈建穰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进士文化与唐五代诗词"(09J-02)
"诗可以怨"具"怨刺上政"和"舒心志愤懑"两个向度,虽正统思想重在"中和",但钱钟书先生仍指出了经学家的异端看法,列举出从何休以来刘勰、钟嵘等人对"可以怨"思想的发展。而韩愈对怨诗的肯定,可看作是唐代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标志,白居易...
关键词:诗可以怨 唐人 怨战 迁谪 落第 离别 
论中国画的“写”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84-94,共11页邓乔彬 李杰荣 
中国画"曰写而不曰画",是基于"写"的抒情性和书法意识,这是文人审美趣味渗透到绘画的表现。"写"有"置物"和"输心"之义,"置物"即由此器传之彼器,"输心"即情感的抒发。前者的字义通过引申,有"摹画"、"绘画"之义,但"摹写"易陷于只求形似而...
关键词: 词义 抒情性 书法意识 隶家 逸品 
摹情弥真 动人弥易——论徐渭题画诗的情感表现被引量:2
《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6期94-98,共5页邓乔彬 李杰荣 
徐渭在题画诗里的情感表现相当矛盾复杂,既有批判世道不公、社会黑暗的激愤郁懑和感叹自己命运的颓败消沉,又有体验美好事物的轻松愉快和看穿世间百态的达观平和。其情感表现并无清晰的变化流程,受儒道互补规律的制约,随着岁月流逝,阅...
关键词:徐渭 题画诗 情感表现 
赵孟頫与元四家之变被引量:3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82-88,共7页邓乔彬 李杰荣 
赵孟頫与元四家的升降进出,与元代绘画的发展趋势及文人画的审美趣尚紧密相关,这可从宋元绘画之变,文人画推崇"逸品"进一步寻找原因。虽然赵孟頫"提醒"元画品格,自作涉及多种题材,却没能明确元画的发展方向,其画也未形成个人的典型风格...
关键词:赵盂烦 元四家 宋元绘画 变化 逸品 
唐人的游观诗和怀古诗
《文史知识》2010年第3期21-27,共7页邓乔彬 王腾飞 
闻一多先生论唐诗而有“诗唐”之说,是认为“一代之文学”的唐诗产生在诗的唐朝。均田制和科举制的推行,突破了庄园经济和贵族文化的局限,诗人的眼界和胸襟大为开阔,见之于诗,游观和怀古无疑是唐诗远胜于前代的两大题材。
关键词:怀古诗 游观 唐人 贵族文化 庄园经济 唐诗 闻一多 科举制 
“学词”与“词学”的分化被引量:3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0-14,共5页刘兴晖 邓乔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晚清民国词籍校勘研究>(批准号:09XTQ007)
晚清时期的词创作和词学研究体现出"学词"与"词学"并存的过渡特征。词作中存在明显的学问化倾向,往往成为记录词学成果的载体;而在词话、词选中,探求学词之法又是最主要的内容;造成了词创作缺乏性情,词学研究过于偏尚技术等种种弊端。...
关键词:学词 词学 分化 性情 技巧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