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林

作品数:13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弓法巴托克渐近性态流体力学方程组稀疏波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理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人民音乐》《艺术教育》《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当代音乐》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舒曼《童话场景》钢琴和中提琴二重奏研究
《当代音乐》2015年第5期97-102,共6页常林 米昂 
舒曼"为钢琴和中提琴而作的四乐章作品(op.113)——《童话场景》"对中提琴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其演奏还是研究价值都是影响深远的。该作品是舒曼晚年的成熟作品,旋律优美,乐章间带有戏剧性的强烈冲突,乃中提琴曲目中的上乘之作。同时,...
关键词:舒曼 中提琴 童话场景 
浅析布索尼对巴赫作品《恰空》的改编
《当代音乐》2015年第3期91-95,共5页常林 陈晓妮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是小提琴艺术史上一件不可多得的瑰宝,而其中第二奏鸣曲的终乐章《恰空》更是其中最受追捧的作品。它被后世的音乐家们改编成各种不同的形式,其中以布索尼这位巴赫作品改编大师的钢琴独奏版《d...
关键词:恰空 巴赫 布索尼 改编 
伊萨伊《第三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的结构特征与演奏被引量:1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00-104,共5页常林 李淦亦 
伊萨伊是比利时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被誉为是"继巴赫之后最重要的无伴奏小提琴曲目之一"。其中《第三首无伴奏奏鸣曲》是众多作品中最受小提琴演奏家青睐的一首。阐释这部作品的体裁特征、结构处...
关键词:奏鸣曲 微分音 结构 双音 弓法 
皮亚佐拉音乐创作中的探戈元素历史渊源与风格特点之探究被引量:5
《音乐创作》2014年第8期172-174,共3页常林 朱泓 
本文通过对"探戈音乐之父"皮亚佐拉探戈音乐元素的解析,围绕探戈的起源、探戈歌舞元素、民间曲调、民族乐器等几大方面展开研究皮亚佐拉新探戈音乐中极具民间探戈特色的元素,探讨其音乐不同于其他古典作曲家、现代作曲家而独树一帜的原...
关键词:皮亚佐拉 探戈 南美 民族 
当“民族之魂”邂逅“海派情结”——陈钢“古典三部曲”背后的故事
《艺术教育》2014年第11期92-93,共2页常林 刘佩瑶 
作曲家陈钢将我国的民族文化与海派文化完美融合,汲取古今音乐创作的写作手法,歌颂"人性"和"爱",引起国内外无数听众的情感共鸣,创作出许多传世经典之作。《梁山伯与祝英台》《王昭君》与《红楼梦》是陈钢分别著于青年、中年与老年三个...
关键词:海派文化 民族文化 古典曲目 
积“大爱”之跬步,及千里之遥程--再访谭冰若先生
《人民音乐》2014年第9期36-37,共2页常林 张丹妮 
2014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符号学视角下的中西方现当代音乐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ZS050
2014年4月,谭先生继同年1月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之终身成就奖后又获得了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谭先生把毕生心血都花在中国音乐传播事业、音乐教育事业和音乐理论建设事业中,主张社会主义音乐应该“大力弘扬民族音乐,积极普及古...
关键词:中国音乐“金钟奖” 终身成就奖 大爱 音乐教育事业 传播事业 建设事业 音乐理论 民族音乐 
心怀“使命”谱尽生——访作曲家吕其明
《艺术教育》2014年第8期72-73,共2页常林 胡茜茜 
吕其明,我国著名的交响乐作曲家、电影音乐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了电影音乐、交响乐音乐和声乐作品。从10岁参加新四军开始至今,吕其明一直把"文艺工作作为为祖国、为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创作指引。从《红旗颂》开始,到《雨花祭》《...
关键词:吕其明 电影音乐 交响乐作品 
浅谈圣桑《a小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曲风及演奏中的浪漫主义风格被引量:3
《音乐大观》2014年第1期27-30,共4页常林 
法国作曲家圣桑,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作曲家代表之一,本文从四个方向入手,第一部分介绍了作曲家圣桑的生平与创作简介,圣桑可谓是法国音乐史上的一位神童式的人物,他从小就显露了极高的音乐天赋,他一生创作的作品总数超过一百七...
关键词:圣桑 《a小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弓法 揉弦 
传统音乐语境与现代作曲技法的沟通——叶小纲室内乐《芙蓉》音乐分析被引量:1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75-84,5,共10页常林 姚尧 
文章通过分析叶小纲室内乐作品《芙蓉》,以和声结构、织体形态、曲式结构为切入点,探讨该作品的中、西作曲技法融合,与相关的传统民族音乐形态以及古代文人美学思想的关系,从而促进我们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初步认识以及对中国现代音乐现状...
关键词:叶小纲 《芙蓉》 中国传统音乐语境 西方现代作曲技法 
论巴托克《第六弦乐四重奏》的半音思维与逻辑呈示被引量:1
《音乐创作》2013年第9期184-186,共3页常林 
巴托克的《第六弦乐四重奏》是其晚期成熟作品的代表作,也是巴托克一生弦乐四重奏创作的总结。本论文通过对该作品的具体分析与考察,论述了基于半音音程体系的三种逻辑性呈示手法,分别是:斐波那契数列的运用、同主音大-小调和弦的交融...
关键词:巴托克 第六弦乐四重奏 半音思维 逻辑呈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