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杰锋

作品数:11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主题:D·H·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D.H.劳伦斯叙事视角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民国时期的传播
《作家》2011年第18期98-99,共2页廖杰锋 
2005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项目编号:05ZC142
从历时性角度考察,《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民国时期的传播经历了一个译介引路的1920年代、积极评论与热情翻译的1930年代和不圆满的1940年代三个变化阶段。评论界、翻译界和高等教育界在较深层次上合力制造了《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关键词:《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民国时期 传播 
步履维艰的行程:《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新时期中国的传播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第10期98-99,共2页廖杰锋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项目编号:05ZC142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重新进入中国读者视野时,经历了一个步履维艰的行程。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国人的眼中,它是一种文化禁忌。80年代末期,普通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和知道《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相关信息...
关键词:《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新时期中国 传播特点 
经典重构:《恋爱中的女人》在中国的阐释被引量:2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89-94,共6页廖杰锋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05ZC142);湖南省教育厅一般课题(05C654)
自从20世纪80年代《恋爱中的女人》进入中国读者视野以来,侯维瑞、阮炜、冯季庆、李维屏、漆以凯、徐崇亮、蒋家国、蒋承勇等学者围绕文本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考量、对生与死的沉思、对性爱及两性关系的探索、对女性观的呈现以及文本结构...
关键词:劳伦斯 《恋爱中的女人》 阐释 文化语境 
迎迓与拒斥:劳伦斯的文学接受
《时代文学》2008年第14期147-148,共2页曾兰兰 廖杰锋 
  本文试图从劳伦斯的文学阅读、<圣经>接受、文学研究三个方面解读劳伦斯的文学接受行为,以期考禀劳伦斯文学风格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劳伦斯 哈代 审美主义 拒斥 高尔斯华绥 文学接受 
绘画美学风格的追求——论《恋爱中的女人》的叙事穿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80-84,共5页廖杰锋 曾兰兰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05C654)
D.H.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是一部追求绘画美学风格的小说。作品非常注重视觉效果,主要人物自身欲望之渴求与抗争都被编织进了朦胧、晦暗而又对比分明的黑白色之中,黑白之色呈现了生存之思。同时,作品孜孜以求以听觉、触觉、嗅觉、...
关键词:《恋爱中的女人》 黑与白 语象造型 叙事 
试论 D.H.劳伦斯《虹》的叙事策略被引量:4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55-59,共5页廖杰锋 曾兰兰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05C654)
《虹》代表劳伦斯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以其灵活多变的叙事视角,对位性和开放性的叙事结构以及隐喻象征的叙事手法,寻求到了表达生命精神的恰当的合奏形式,体现出了作品独具特色的现代审美品格和叙事策略。
关键词:《虹》 叙事视角 叙事结构 叙事策略 
D·H·劳伦斯文学创作发生论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178-182,共5页廖杰锋 
西方审美主义文化、《圣经》文化经验以及以悲剧性的现代工业社会、激烈冲突的父母情感、母亲的甜蜜溺爱、弥漫的死亡阴影为主要元素的被抛入世的处身情境共同构成了D·H·劳伦斯先在性的存在领悟。这种先在性的存在领悟不仅决定了劳伦...
关键词:先在性 存在领悟 劳伦斯 创作发生 
诗性的生命体验:《儿子与情人》的魅力被引量:1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82-85,共4页廖杰锋 
D.H.劳伦斯的成名作《儿子与情人》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审美格局,以其非理性的审美内容,开放性的审美结构和多层次的象征艺术,对生命世界作了诗意的裁判,彰显出作品的现代性审美品格。
关键词:儿子 生命体 审美结构 劳伦斯 非理性 多层次 开放性 现代性 小说 传统 象征 诗意 
论中国大陆读者对D·H·劳伦斯形象的解读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29-31,共3页廖杰锋 
D·H·劳伦斯在中国的形象,从机械主义的叛徒,最有热情、最信任灵感的歌吟者、新浪漫主义小说家再到颓废文人、性爱小说家、现实主义者、女性主义者、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交叉点上的代表,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变化过程,他在中国接受者...
关键词:D·H·劳伦斯 形象 误读 前理解 
20世纪80年代前D·H·劳伦斯在中国的传播综论被引量:2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78-82,共5页廖杰锋 
D·H·劳伦斯于1922年走进中国读者的视野之后,杜衡、杨昌溪、赵景深、南星、陈梦家、饶述一、郁达夫、林语堂、金东雷等等学者和翻译家便以开明、健康的人文心态和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积极译介和评述劳伦斯的作品,使劳伦斯在中国大陆的...
关键词:D·H·劳伦斯 20世纪80年代前 中国大陆 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