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静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伊斯兰教《物不迁论》《老子指归》佛教宗派佛教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宗教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企业教育》《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老子指归》神明、太和观念对道论的丰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80-188,202,共10页李宜静 
《老子指归》最突出的特点是引入神明、太和概念以阐发道德之义。学者多从宇宙论的角度诠释神明、太和与道德的关系,认为它们代表了宇宙发展的不同阶段。这种宇宙发生学视角难以全面解释《老子指归》的整体文本。将神明、太和纳入道的范...
关键词:神明 太和 道论 境界 人文 
再谈《物不迁论》的物性、时间问题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34-40,共7页李宜静 马熙曦 
僧肇的《物不迁论》一直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文章从“物不迁”涉及到的两大基本哲学问题,即物的本性和时间的本质出发,分析《物不迁论》引发的论争。在澄清“性住”与“物不迁”关系的基础上,说明《物不迁论》不违佛教“性空”义理,其...
关键词:僧肇 物不迁论 性住 性空 时间 
信仰间对话视野下的佛教包容主义和多元主义研究综述
《世界宗教研究》2021年第2期174-180,共7页李宜静 
20世纪60年代以来,佛教在西方世界的弘传日益广泛、同时佛教在本土地区与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相遇、共生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在多元化世界中如何定位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如何看待其他宗教的真理宣称成为当代佛教学界正在探索...
关键词:宗教相遇 弘传 伊斯兰教 多元主义 基督教 多元化 研究综述 
无神论的认识论依据
《宗教研究》2015年第1期318-329,共12页安东尼·弗卢 李宜静 
导言在柏拉图的最后著作《律法篇》第X卷的一开始,他就将注意力从一般意义上的暴力和蛮横行为转移到了宗教中的无纪律和自大的举动:'我们已经概略地陈述了抢掠庙宇者应受的惩罚,无论其采取的是公开暴力还是秘密行动。但是,对于一个人通...
关键词:无神论 上帝存在 有神论 
谁的禅宗?——对禅宗民族主义的重新探讨
《宗教研究》2015年第1期135-143,共9页罗伯特·沙夫 李宜静 
《维摩诘经》第九品,维摩诘居士问众菩萨如何才能进入不二法门。在听了很多菩萨对这一问题的解释之后,文殊师利请维摩诘给出他的回答。维摩诘,显然在这部经典叙事的高潮部分,默然无言。文殊师利,代表智慧的菩萨,对维摩诘的回答给予了最...
关键词:临济宗 维摩诘 禅宗思想 佛教宗派 民族主义 
对提高人文学科通识教育效果的几点思考
《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第22期212-213,共2页李宜静 
人文学科的通识教育不只是人文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文受情怀的培养。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学生和高校的共同努力。教师除了在课程设计中要紧扣通识教育精神,还应围绕课程为学生制定完整的阅读计划、引导学生在优秀的人文作品中自...
关键词:人文学科 通识教育 阅读计划 课程考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