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兰

作品数:34被引量:6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河北方言方言语法功能X变音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时代文学》《文教资料》《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电影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河北邢台县方言的Z变音
《保定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63-68,共6页李巧兰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河北方言中‘X-儿’形式音变的动因、机制及类型学意义”(12BYY033)的阶段性成果
河北邢台县方言中有34个基本韵母,这些基本韵母中只有9个有Z变韵的形式,其他25个韵母只有相应的?藜变独立音尾式读音,4个调类在Z变音中合并成了3个长调形式。邢台县方言Z变音从语法功能上看,大体相当于北京话名词后的“子缀”。Z变音是...
关键词:邢台县方言 Z变音 语法功能 双词缀 
河北邢台县方言的D变音被引量:3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55-59,共5页李巧兰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河北方言中‘X-儿’形式音变的动因、机制及类型学意义”(12BYY033)的阶段性成果
邢台县方言中的D变音从读音看,34个韵母中有16个有D变韵,其他的韵母只有相应的藜变独立音尾形式,D变音的声调,不论原来声调是何调值,在D变音中一律变为一个长调;邢台县方言D变音从语法功能来说,大体上相当于北京话的完成体标记"了1"、...
关键词:邢台县方言 D变音 语法功能 并存结构 
河北方言儿化音变中的声韵双变现象被引量:2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97-102,共6页李巧兰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方言中‘X-儿’形式音变的动因;机制及类型学意义"(12BYY033)
在河北方言中产生声韵双变现象的儿化音变,主要分布在卷舌儿化变音和边音儿化变音系统中。如果将介音视独立于声韵的时长单位,就会发现:无论是声母后伴有增音现象的儿化变韵,还是声母和韵母都发生变化的儿化变韵,它们都应视为声韵双变现...
关键词:河北方言 儿化音变 声韵双变 成因 
反映婚制变迁与嫁娶习俗的河北(石家庄)方言俚语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58-60,共3页李巧兰 
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传媒方言在地域文化建设上的效用研究>(ZH0839)
方言俚语是民俗文化的载体,本身也是一种民俗事象,都可以从某种角度反映一定的生活习俗。在河北石家庄地区传统的婚姻习俗中存在着丰富的方言俚语,这些方言俚语一方面反映了婚姻形态的变化,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事象。另一方面,...
关键词:方言俚语 婚姻习俗 语言禁忌 语言崇拜 
河北赵县方言的D变音被引量:12
《语文研究》2013年第3期56-62,共7页李巧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河北方言儿化变音的历史层次及演变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YJA74004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河北方言中‘X-儿'形式音变的动因;机制及类型学意义"(项目编号:12BYY033)的经费资助
河北赵县方言的D变音,从语音看,不仅韵母发生了变化,而且调值也发生了变化;从语法功能看,主要相当于完成体标记和终点格标记,较豫北和山东方言中D变音的功能要少。在赵县方言中还存在着与D变音语法功能相当的三种形式。通过和其他方言的...
关键词:赵县方言 D变音 语法功能 并存形式 成因 
河北方言中特殊语法功能的“X-儿”形式的来源被引量:2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58-62,共5页李巧兰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2BYY033);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2YJA740041)
在河北方言中有许多具有特殊语法功能的"X-儿"形式,通过对河北多个县市方言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1)河北方言中特殊语法功能的"X-儿"不是儿化功能的扩展。(2)"X-儿"形式是一种同形异源的叠置结构,即"X-儿"的来源有两类:来源于"儿"和"非...
关键词:河北方言 “X-儿”形式 特殊语法功能 来源 
河北方言中的儿化增音现象及其分布情况被引量:3
《保定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75-78,共4页李巧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方言中‘X-儿’形式音变的动因;机制及类型学意义"(12BYY033);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方言儿化音变的历史层次和演变模式研究"(12YJA740041)
河北方言中儿化增音现象主要分布在晋语区和冀鲁官话区的32个县市,它有两种类型:复辅音声母型和类似双音节型。从增音涉及到的音节来看,复辅音声母型增音涉及到的一般是开口呼、合口呼韵母音节,而类似双音节型增音一般是限于齐齿呼和撮...
关键词:河北方言 儿化 增音现象 音变 拼合关系 
民俗文化视域下的河北方言俚语解读被引量:1
《河北学刊》2013年第4期200-202,共3页李巧兰 
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传媒方言在地域文化建设上的效用研究>(ZH0839)
方言俚语既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俗事象。在河北地区传统的婚姻习俗、丧葬习俗和生育习俗中存在着丰富的方言俚语词,这些方言词与当地民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事象。在河北地区还有一些民俗是因语言...
关键词:方言俚语 民俗文化 语言禁忌 
浅析电影《人在囧途》的反域化语言特质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13年第9期25-26,共2页李巧兰 
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传媒方言在地域文化建设上的效用研究"(课题编号:ZH0839)
电影《人在囧途》能够在大片频出的情况下,取得不错的票房,受到观众好评,其中反域化语言的使用,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影片中不仅有对纯朴自然、充满原生态气息的方言的运用,还有新潮时髦、充满时尚气息的时代流行语的合理使用,两者...
关键词:《人在囧途》 反域化 方言 流行语 
河北晋语区方言的儿化读音研究被引量:2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93-95,共3页李巧兰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2BYY03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YJA740041)
河北属晋语区方言的共涉及35个县市,这些方言的儿化读音从类型上看都属于化合型的读音,但从具体音值上看,有单纯韵母变化型、混合变化型、边音韵尾型三种类型。与河北境内的官话相比,这些县市的儿化读音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儿化韵数量...
关键词:河北方言 晋语 儿化 读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