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婷

作品数:7被引量:9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降雨条件坡面地表黄土坡面下坡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农业机械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凹凸棒土对土壤团粒结构及水力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2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年第6期46-51,共6页杨婷 吴军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239009);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科研课题(2016ZZKT-9);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4JK1518);陕西省优势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
向粉砂质壤土中均匀添加不同含量(0、10、20、30、40 g·kg^(-1))凹凸棒土(简称ATP)进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试验、土壤颗分试验及土壤团聚体试验,研究不同ATP施加量对土壤团粒结构及土壤水力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黏粒(<0.002 mm)...
关键词:凹凸棒土 分形维数 土壤团粒结构 水力参数 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不同腐殖酸类对黄土坡面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被引量:4
《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第1期24-29,共6页吴军虎 朱端端 王海洋 杨婷 刘业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239009);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科研项目(2016ZZKT-9);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4JK1518)
在陕西省长武县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了在相同的上方来水量18L/min条件下3种不同腐殖酸类(NHA、BFA、FA)的黄土坡面侵蚀和养分流失的试验,分析了不同腐殖酸类及不同量的同一腐殖酸对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量的...
关键词:天然腐殖酸(NHA) 矿源黄腐酸(FA) 生化黄腐酸(BFA) 黄土坡面 侵蚀 养分流失 
凹凸棒土对土壤水分运动基本参数的影响被引量:7
《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第6期188-192,共5页吴军虎 杨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239009);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科研项目(2016ZZKT-9);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4JK1518);陕西省优势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
通过向土壤中均匀添加不同含量(0,10,20,30,40,50,60g/kg)凹凸棒土(ATP)来研究其对土壤水分运动及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TP含量的增大,土壤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减小,Philip公式中的吸渗率S和稳渗率A均减小,Kostiakov...
关键词:凹凸棒土 入渗 水动力学参数 
土壤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进展被引量:43
《农业机械学报》2016年第6期67-82,共16页王全九 杨婷 刘艳丽 赵光旭 张鹏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39009)
降雨条件下坡面土壤养分伴随水土流失而流出田块,不仅降低土壤肥力,而且引起水环境污染。从坡面养分迁移机理、数学模型模拟、控制措施3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在坡面养分随地表径流迁移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坡面养分迁移机理研究主要...
关键词:溶质迁移 降雨 坡度 初始含水率 径流 模型拟合 
坡面地表填洼量估算方法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2015年第6期89-94,共6页赵光旭 王全九 杨婷 苏李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239009);陕西省水利专项支撑计划(2012slkj-04;2013Slkj-04)
地表填洼量是水文过程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地表糙度密切相关。为了获得地表填洼量的估算方法,通过概化不同形式的微地形形状,推求出了相应的地表填洼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且通过试验资料对理论公式进行检验,获得了理论填洼量与实际填...
关键词:填洼量 地表糙度 微地形 概化 
植物叶片截留特征分析被引量:12
《水土保持研究》2015年第4期143-147,154,共6页刘艳丽 王全九 杨婷 吕金榜 徐迪 石彬彬 张鹏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 239 009)
植物最大截留量是分析植物截留量的重要参数,分别采用浸泡法和喷水法测定了13种植物叶片的最大截留量。结果表明:(1)不同植物叶片最大截留量相差较大,喷水法测定的植物叶片最大截留量从腊梅叶片的0.008g/cm2到小叶杨叶片的0.03g/cm2,差...
关键词:叶片 最大截留量 喷水法 浸泡法 
不同植物截留特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0
《水土保持学报》2015年第3期172-177,共6页刘艳丽 王全九 杨婷 吕金榜 赵光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239009)
为分析不同植物最大截留量,分别采用浸泡法和人工降雨法测定5种单株植物及其叶和茎的最大截留量,试验中用镊子夹住样本浸在水中30 min,取出控水1 min,待叶片不滴水时称重,或采用针孔降雨器模拟人工降雨,降雨强度是100 mm/h,降雨历时为4 ...
关键词:最大截留量 浸泡法 人工降雨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