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兆昌

作品数:24被引量:10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灭鼠试验初报鼠害农田棉花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植保导刊》《农药科学与管理》《江苏农业科学》《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生拮抗枯草芽孢杆菌BS-2菌株的发酵条件被引量:49
《中国生物防治》2004年第1期38-41,共4页何红 沈兆昌 邱思鑫 蔡学清 关雄 胡方平 
国家 8 6 3项目 (2 0 0 2AA2 4 5 0 11) ;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 (2 0 0 2N0 0 4 ) ;福建省教育厅项目 (K2 0 0 10 5 0 )
内生拮抗细菌BS 2菌株在以黄豆粉为原料的 3号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快 ,发酵滤液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强 ,菌液对辣椒果炭疽病的防效最好。培养基初始 pH值、培养时间、温度、通气量等对菌株生长及其抗菌物质的分泌有明显影响。结果表...
关键词:内生细菌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 炭疽病 生物防治 BS-2菌株 培养基 
花生青枯菌粗毒素最适产生条件及其对热、紫外线的敏感性被引量:3
《花生学报》2002年第3期24-28,共5页袁宗胜 胡方平 刘芳 沈兆昌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9810020)
对花生青枯菌菌株在不同的温度、pH值、培养时间、菌液浓度等条件下产毒素的情况,以及毒素对热、紫外线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温度为25~28℃、pH值为7、培养时间为3d是花生青枯菌粗毒素最适的产生条件、菌液浓度对花生青...
关键词:粗毒素 紫外线 花生 青枯菌 产生条件 敏感性 抗病育种 
辣椒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和BS-1防治香蕉炭疽病被引量:50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4期442-444,共3页何红 蔡学清 陈玉森 沈兆昌 关雄 胡方平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资助项目(2002AA24501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F0210001);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K2001050).
来自辣椒体内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S-2和BS-1菌株对香蕉炭疽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形成及萌发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接种病菌16d后,两菌株对香蕉炭疽病防治效果达34.0%(BS-1)-90.0%(BS-2),其中BS-2的防效比BS-1高.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 香蕉 炭疽病 生物防治 辣椒 内生细菌 拮抗作用 
国产溴鼠灵农田灭鼠试验初报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8年第6期413-414,共2页赵迳连 吴晓毅 徐潼 阮治安 沈兆昌 
目的:观察国产溴鼠灵农田灭鼠效果。方法:毒饵灭鼠,适口性试验。结果:该药对农田主要害鼠黑线姬鼠、褐家鼠的灭效高达96%以上,投药3天后见死鼠,适口性亦佳。结论:该药的灭鼠效果。
关键词:溴鼠灵 药效 适口性 农田害鼠 
江宁农田褐家鼠13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动态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8年第5期324-325,共2页赵迳连 阮治安 沈兆昌 
目的:观察江宁农田褐家鼠13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方法:鼠夹捕鼠,计算捕获率;解剖观察怀孕率及胎指数。结果:1985~1997年褐家鼠种群数量变化呈马鞍形,其中1985~1987年捕获率在1%以上;1988~1993...
关键词:褐家鼠 种群数量 动态 
三洞式毒饵宅的结构与使用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7年第4期279-279,共1页沈兆昌 王建生 顾瑞菊 
关键词:防疫设备 三洞式毒饵宅 结构 灭鼠 
从鼠的生态行为看慢性鼠药的灭鼠优势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6年第5期31-32,共2页沈兆昌 
从鼠的生态行为看慢性鼠药的灭鼠优势沈兆昌(江苏省植保站南京210037)化学灭鼠是当前灭鼠最有效的方法,但使用慢性杀鼠剂毒饵与急性杀鼠剂毒饵,其灭鼠效果是不一样的,这固然与毒力、适口性有关,但起决定作用的是鼠的生态行...
关键词:鼠害 生态行为 慢性鼠药 灭鼠 
大面积灭鼠为什么提倡用慢性鼠药
《农药科学与管理》1996年第3期34-34,共1页沈兆昌 
大面积灭鼠为什么提倡用慢性鼠药沈兆昌(江苏省植保站210037)70年代以前,城乡灭鼠基本上使用急性鼠药磷化锌,以后逐渐采用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迷,以及溴敌隆,氯敌鼠等慢性抗凝血杀鼠剂。实践证明慢性鼠药有如下优点:...
关键词:灭鼠 慢性鼠药 灭鼠药 
敌克鼠药诱杀褐家鼠试验初报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5年第6期437-440,共4页沈兆昌 阮治安 王文肇 朱福祥 
本试验在南京市和江宁县进行。试验认为,敌克鼠药(甘氟+引诱剂)对褐家鼠有明显的诱杀作用。引诱捕鼠率比对照高20.26%,比药剂(甘氟)对照高60%以上;敌克鼠药毒饵引诱摄食系数值大,达1.95;2h在35ha麦田内诱...
关键词:灭鼠剂 敌克鼠药 诱杀 褐家鼠 灭鼠 
敌克鼠药防治农村褐家鼠试验初报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5年第5期359-360,共2页阮治安 周墩银 沈兆昌 吴恺 
本试验在江苏省江宁县一个农村进行。用鼠夹法测定施药前后鼠密度,计算灭鼠效果。鼠药与基饵(大米)用量之比为1:66,敌克鼠药(甘氟+诱鼠剂)防治褐家鼠的效果为95.28%,比甘氟原药的效果高8%。
关键词:敌克鼠药 防治 褐家鼠 农田鼠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