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宁

作品数:24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权利保护公权力结果加重犯刑事被追诉人职务犯罪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法学杂志》《求索》《江西社会科学》《东南学术》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监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追诉时效问题研究被引量:4
《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1期275-280,共6页王弘宁 
监察体制改革后,职务犯罪主要由监察机关立案调查,使得该类犯罪存在于刑事追诉时效之外,而《监察法》又未规定监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追诉时效问题,法律的空白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文章认为应完善监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的追诉时效内容。时效...
关键词:职务犯罪 监察机关 追诉时效 时效中断 
职务犯罪调查阶段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问题研究被引量:8
《兰州学刊》2021年第8期96-106,共11页王弘宁 
职务犯罪的特殊性、诉讼效率的提高、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有效贯彻,都需要在职务犯罪调查阶段积极贯彻认罪认罚从宽原则,但是由于法律规定的过于原则和抽象,导致认罪认罚从宽原则在适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法律...
关键词:认罪认罚 职务犯罪 调查阶段 
论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刑法处遇
《刑法论丛》2017年第3期417-430,共14页王弘宁 
不同社会发展时期需要不同的社会管理方式。社会管理的基本途径是依据社会规则保障国民利益,即依"法"治国。法律是社会管理手段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法治国家要求社会治理规则保障国民最大限度的自由与利益。刑法防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机...
关键词:社会管理 刑事法治 人权保障 刑法处遇 
逮捕制度问题研究
《法制博览》2017年第11期247-247,共1页王弘宁 
我国的逮捕制度虽然已经存在了很多的法律规定,但宪法化程度不够,在实践中也存在逮捕理由不具体、审查制度不合理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逮捕制度的完善应当主要从完善逮捕的理由、改革逮捕的审查方式、扩大替代措施的适用这三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逮捕理由 审查方式 当事人参与 必要性 
我国搜查与扣押制度的完善——从中美搜查与扣押制度比较研究谈起被引量:10
《法学杂志》2016年第7期134-140,共7页王弘宁 
在刑事法治方面,搜查与扣押问题是继刑讯逼供、高逮捕及羁押率之后我国刑事法治人权保护所面临的第三大障碍。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搜查与扣押权的行使常存在对公民权利的侵害,我国在搜查与扣押证、令的审批、搜查与扣押的时间、搜查与...
关键词:逮捕权 搜查证 扣押令 预审法官 
媒体导向下社会舆论与司法公信力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6期279-282,共4页王弘宁 
司法活动是民众感知社会公平、正义的最直接渠道,其受关注度是其他社会管理活动无法比拟的。公平、正义感的有无直接决定了民众对整个社会体制的认可程度,与社会稳定这一国家发展的大前提息息相关。但是,司法公信力必须以司法活动的合...
关键词:媒体导向 社会舆论 司法公信力 司法监管 新闻与司法 
论结果加重犯行为人主观罪过及其判定
《求索》2015年第5期86-90,共5页王弘宁 刘佩 
吉林大学基本业务费项目"刑事法治与社会管理创新"(2012BS037)
结果加重犯由基本犯和加重结果两部分构成,它是指本已符合刑法规定的某一具体的犯罪行为,由于发生了更为严重的结果,而客观上要求加重其刑的犯罪形态。对结果加重犯主观罪过之判定应涵摄对基本犯故意之判定和对加重结果过失之判定两大...
关键词:刑事法研究 刑罚适用 结果加重犯 主观罪过判定 刑事犯罪与预防 
论被害人视域下未成年人的刑法保护被引量:3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94-98,共5页王弘宁 张旭 
吉林大学基本业务费项目"刑事法治与社会管理创新"(编号:2012BS037)
未成年人保护一直是刑法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当下社会发生的诸多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典型案例促使从被害人视角给予未成年人保护以更多的关注。从刑事政策看,当未成年人作为被害人存在时,对其权益实施侵害的各种刑事行为应具体化为犯罪...
关键词:未成年人 刑法保护 构成犯罪之法律要件 
美国刑事被追诉人权利保护研究——以禁止残酷刑制度为视角
《刑法论丛》2015年第2期369-390,共22页王弘宁 李金萍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刑法改革均已将人权保护,包括刑事被追诉人的权利保护纳入法治建设的核心之中,如美国不仅以联邦宪法《权利法案》的形式将公民刑事诉讼的基本权利上升至宪法层面,更在刑法中与之相辉映规制。荚国还对死刑、量刑幅度过...
关键词:残酷刑 不正常刑 权利保护 宪法保护 
论中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深化与完善被引量:2
《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5期271-274,共4页王弘宁 刘佩 
英国社会法学派代表斯宾塞认为:"社会因素是诱发犯罪的原因,将罪犯置于社会进行监管,在社会内部化解罪恶,可节省执法资源,减少再犯罪可能。"1950年后,社区矫正在罪犯社会化思潮推动下由孕育转入各国实践。我国社区矫正适用较晚,经历了...
关键词:社区矫正 社会化改造 社区管理 矫正工作 完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