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莉

作品数:25被引量:15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农村乡村治理实践逻辑社会治理土地权利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非营利评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行政管理改革》《科学社会主义》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本地主导产业为突破口来提高产品电商化
《农村工作通讯》2024年第21期53-53,共1页王晓莉 张樹沁 
网络产品打造是乡村电商培育工作的关键突破口。推动主导产品线上销售渠道的多样化,产品设计应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消费者的购物偏好,匹配不同电商平台的特征。特别是做好本地产品电商化水平的自评估工作,分析当下主导产业产品适合...
关键词:主导产业 电商平台 电商化 产品附加值 网络销售 网络产品 产品设计 互联网 
治理式团结:一种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理解——基于WK公益基金会的案例研究
《中国非营利评论》2024年第1期222-239,300,301,共20页高端阳 王晓莉 
本文试图为“强国家强社会”的“双强”格局下国家与社会关系提供新的理解。基于国内环境治理领域的拔尖环保社会组织WK公益基金会的案例研究,本文提出了“治理式团结”的概念,并分析了“治理式团结”的生成过程。“治理式团结”以制度...
关键词:国家与社会关系 社会组织 治理式团结 强国家与强社会 
乡村电商培育过程中的产业发展张力——以中部J省乡村电商建设整体推进工作为例被引量:2
《农村经济》2024年第4期101-110,共10页王晓莉 张樹沁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研究课题“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生态补偿制度研究”(编号:CIRS202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乡村电商培育工作面临更复杂的限制性约束。本文基于对中部J省的实地调研,讨论中部地区乡村电商培育过程中的产业发展张力,具体表现为“三重张力”,即产品本地化和电商化之间的张力、人才外源性和内生性之间的...
关键词:乡村电商 产业发展张力 中部地区 
妇女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思想演进与核心问题被引量:3
《科学社会主义》2023年第4期88-95,共8页王晓莉 高端阳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妇女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CSH028)的阶段性成果。
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更新认识是社会治理思想演进的主线,其核心问题是社会自治“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妇女组织旨在重新认识性别问题过去被排斥在社会主要问题之外所导致的社会治理问题,促进妇女平...
关键词:社会性别 妇女组织 社会治理 
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连续性与差异性被引量:1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106-114,共9页王晓莉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相互联系又有区别,连续性体现在目标的内在一致性、内容的一定交叉性、机制的部分延续性,差异性体现在战略重点、推进策略、落实主体等方面。脱贫攻坚成效空前,但也留有一定“后续问题”,包括帮扶产业难担振兴大任、...
关键词: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连续性 差异性 现代化 
农民参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研究——基于五个典型案例被引量:18
《生态经济》2021年第10期200-206,共7页王晓莉 何建莹 
2021年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生态补偿制度研究”(2021QN038)。
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涉及的内容广泛,但现有研究鲜有考虑治理内容和行动类型的差异。论文根据四种物品属性划分方法,将五个领域的环境治理问题进行属性划分,并结合五个典型案例,识别出各类治理内容中农民参与的主要特征,从个体、组织...
关键词:物品属性 环境治理 农民参与 内生动力 
“十四五”时期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1
《天津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80-84,共5页王晓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性别视角下妇女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对策研究”(项目号:16CSH028)的阶段性成果;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研究项目“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研究”(项目号:CIRS2018-7)资助
从"一五"到"十三五"时期,乡村治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到"村民自治"为基础的乡政村治,再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善治。当前乡村治理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即治权与产权的冲突、行政权与自治...
关键词:“十四五”时期 乡村治理 变迁脉络 挑战 对策 
中国百年乡村建设的历史沿革与有效性初探被引量:13
《行政管理改革》2021年第4期59-68,共10页王晓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性别视角下妇女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对策研究”(16CSH028);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重点研究课题“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研究”(CIRS2018-7)。
本文从社会结构、建设主体、建设资源、乡村文化四个维度,提出了一个乡村建设的尝试性分析框架。通过梳理我国百年乡村建设的历史沿革及其主要特征,进而从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基本公共服务供需平衡性、行政管理事项强度、乡村经济社...
关键词:乡村建设 分析框架 有效性 内在机理 
分布式、在地化、资源化、微循环再造——探索基于中国智慧的垃圾治理新模式被引量:8
《行政管理改革》2021年第2期35-41,共7页张孝德 何建莹 王晓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0年国家高端智库重点课题“农村居民参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内生动力及途径研究”(CCPSGDZK2020018)。
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模式,基本是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集中、规模化、专业化的处理方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成本高、再污染、中断人与自然循环的不可持续的治理方式。在"五位一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指导下,我们需要探索基于重建人...
关键词:分布式 在地化 资源化 微循环 垃圾治理 
新时期我国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基于20个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3
《科学社会主义》2019年第6期123-129,共7页王晓莉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8年重点研究课题“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研究”(CIRS2018-7)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基于20个全国首批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梳理了新时期乡村治理创新的时代背景、界面优势、路径特征等。新时期健全以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至少具备了五大优势:动力优势、制度优...
关键词:乡村治理 机制创新 自治 法治 德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