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仁

作品数:13被引量:12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巴赫金人文科学陀思妥耶夫斯基人文思维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俄语教学》《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巴赫金复调小说论及其余波被引量:1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2021年第3期1-3,84,89,共5页白春仁 
米哈伊尔·巴赫金(1895—1975)是苏联著名哲学家、文化学家、语言学家、文艺理论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在哲学、美学、诗学、语言学、文化史以及人类学等学科领域均有重大建树。他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通...
关键词:巴赫金 复调小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半是经验半是愿望
《俄语学习》2009年第5期75-78,共4页白春仁 
第一、带博士生论文,就意味着育人和树人。要这项功德圆满,一半在论文的选题。题目设计得好,会兼有基础性、前沿性、后续性。基础性在于使学生努力充实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前沿性是让他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情况。后续性指毕业...
关键词:愿望 经验 题目设计 研究能力 基础知识 发展情况 学术道路 前沿性 
回望三十年
《俄罗斯文艺》2009年第2期12-13,共2页白春仁 
关键词:苏俄文学 80年代 文化环境 研究者 内省 
整体性 普世性 对话性——思考文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中国俄语教学》2008年第4期22-26,共5页白春仁 
文化比较需要对文化具有一种宏观的视角,如实地将中俄文化都看做是完整的体系,在整体的背景下辨析比较的对象。比较研究可有三个层次,一是辨析异同,二是辨析普世性与民族性,三是对话创新。从文化比较到文化对话,既要有质实的辨析,又要...
关键词:文化比较 整体性 普世性 对话性 
开拓结构与符号之路——洛特曼被引量:1
《中国俄语教学》2006年第3期57-57,共1页白春仁 
关键词:结构主义 洛特曼 符号 20世纪中期 苏联时期 科学方法 语言学家 人文科学 
俄罗斯学呼唤沟通文化的自觉被引量:5
《中国俄语教学》2005年第3期1-4,共4页白春仁 
高校俄罗斯学的走向,一方面以俄国变化中的现实为根据,另一方面不能不融汇于中国文化振兴的大潮之中。近年学科的发展,得益于前者已是显而易见,服务于后者则成绩甚微。使之成为普遍自觉的追求,应属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促使学术适应...
关键词:文化交流 文化互动 俄罗斯学 
文化的符号学透视被引量:18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69-72,共4页白春仁 
文化研究需要开拓新的视角和新的领域。用符号学的观点研究文化,在许多地方已成风气,但在我国尚有待开发。文化事物总有物质的一面和意义的一面,这就决定了文化现象的符号性质。由此深入进去,便可以研究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关键词:文化 符号 符号学 
修辞学的视野被引量:2
《外语研究》2002年第6期1-7,共7页白春仁 
修辞学近年看似沉寂 ,实则在语文学科交叉发展中 ,正孕育着新的突破 ,不少方面已当刮目相看。文中列举了推动修辞研究的一些新视角 :以文本为关注的中心 ,对文本进行结构分析 ,研究语言向艺术的转变 ,强化对主体意识的探讨 ,促进创造性...
关键词:修辞学 视角 人文方法 
谈谈两个多元——读《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
《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第4期59-65,共7页白春仁 
本文以阿格诺索夫主编的《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为切入点,论述了两个多元,即作家创作方法多元嬗变和学者阐释方法的多元互补的问题,指出只有把握充足的史料,在理念上拨乱反正,才能正确评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在二十世纪俄...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 现代主义 作家 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 多元 阐释 认识世界 现实世界 认识论 
边缘上的话语——巴赫金话语理论辨析被引量:49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162-168,共7页白春仁 
本文试图从整体上把握巴赫金话语理论 ,以话语为线索 ,对这位学者贯通在语言学、文学、哲学、文化等诸多人文学科中的基本学理作了梳理和辨析 ,认为巴氏学说的要旨 ,可用四句话简要概括———语言的生命在话语 ,话语的生命在价值 ,价值...
关键词:巴赫金 话语 对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