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娟

作品数:7被引量:3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发文主题:白木香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乙基悬浮培养细胞色酮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农业科学》《中草药》《广西植物》《生物技术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星火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白木香离体侧根中色酮类化合物的诱导形成被引量:10
《中草药》2010年第2期281-284,共4页何梦玲 戚树源 胡兰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7006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00974);广东药学院课题(43548008)
目的研究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方法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诱导沉香色酮类化合物的产生,采用HPLC法进行诱导物的测定。结果从白木香离体侧根中诱导出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结论黄绿墨耳真菌提取物能诱导...
关键词:白木香 离体侧根 色酮化合物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其亲本间淀粉酶活性的比较
《中国种业》2009年第12期32-34,共3页王霞 庞劲松 亓宝 胡兰娟 袁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研究小麦多倍化初期幼苗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活性变化,以模拟普通小麦的人工合成异源六倍体小麦为材料,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分别测定发芽96.5h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第五代)及其亲本中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人工...
关键词: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Α-淀粉酶 Β-淀粉酶 酶活性 
人工合成异源六倍体小麦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34期17244-17245,17248,共3页王霞 庞劲松 亓宝 胡兰娟 袁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目的]研究小麦多倍化初期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生长17d的人工合成异源六倍体小麦(第五代)及其父本粗山羊草、母本硬粒小麦的叶片为材料,采用pNPG法测定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而研究了...
关键词: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异源多倍化初期 β-葡萄糖苷酶活性 
植物表观遗传学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2
《生物技术通报》2008年第6期14-16,共3页王霞 亓宝 胡兰娟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没有DNA序列变化,并且可以遗传的基因功能变化的学科。表观遗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对其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DNA甲基化 蛋白质共价修饰 染色质重塑 RNA介导的基因沉默 副突变 基因组印迹 
白木香悬浮培养细胞中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诱导形成被引量:20
《广西植物》2007年第4期627-632,657,共7页何梦玲 戚树源 胡兰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06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00974);广东药学院课题(43548008)~~
白木香是我国生产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为研究其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从国产沉香中分离并鉴定了4种已知的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实验中以此作为标准品,以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黄绿墨耳真菌提取物为诱导子,首次在组织培养...
关键词:沉香 黄绿墨耳真菌 2-(2-苯乙基)色酮 白木香 
印度沉香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被引量:7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年第2期209-209,共1页何梦玲 戚树源 胡兰娟 张传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06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00974)。
关键词:印度沉香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培养基 生长 分化 
几种生理因子对印楝细胞悬浮培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广西植物》2003年第6期549-552,567,共5页张娟芳 戚树源 何梦玲 胡兰娟 
广东省科委农村科技处星火计划储备项目
通过研究不同生理因子对印楝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 ,建立了一种快速生长的印楝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结果表明 ,在添加了 6 BA 0 .8mg/L、NAA 0 .8mg/L、蔗糖 3 0 g/L且初始 pH值为 5 .8的MS培养液中 ,以 60g/L的接种量进行印楝细胞的悬浮培...
关键词:印楝 细胞悬浮培养 生理因子 楝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